一日,心血来潮,我借助识花君,试图揭开这些小果子的神秘面纱——“蛇莓!” 我心头一惊,眼前这鲜艳欲滴、神似草莓的红果子,明明有着一副惹人怜爱的模样,为何被冠于“蛇” 名?
我见过蛇菜,它像绿色的蛇垂吊在架子上,一根就是一餐菜;我也爱吃草莓,酸酸甜甜,满满的新鲜与美好。可这蛇莓,究竟是怎样的一种存在呢?
印象中似乎是有这么一种东西的。小时候,和邻居小伙伴放学后一起割草。“哇!”谁这么一声惊叫,把几双小眼睛牵了去——无数颗玲珑红果静静安卧于一片葱茏间,似听话的小娃娃。那时的我们,肚子里清汤寡水,鲜少有机会品尝水果的香甜。在野地里,但凡瞧见枸杞、姑娘果,都会迫不及待地往嘴里塞,任由汁水顺着嘴角肆意流淌。面对这般可爱的小果子,自然以为是美味的野果。几双小手同时伸了过去,抓起果子就往嘴里送。我也急忙往兜里揣了几个,满心欢喜地想着带回家给娘尝尝。可一到家,娘却一把将果子拨拉到地上,惊恐地喊道:“有毒!” 那一刻,我仿佛真的感觉到肺腑间翻江倒海,紧紧抓住娘的衣襟,生怕自己真的会离她而去。然而,一天过去了,两天过去了,我依然安然无恙,并没有被这所谓的 “毒” 夺走性命。后来,在《本草纲目》中看到 “俗言食之能杀人亦不然,止发冷涎耳”,才知道这果子并非如传言那般可怕。
长大才明白,说蛇莓有毒,不过是老辈人传下来的说法。红果子植株矮小,向阴,果实成熟,恰逢蛇出洞之际,有人猜测蛇的毒液会浸染红果子。至于会不会,推测而已。《植物名实图考》记载,“虽为莓,然第供鸟雀蝼蚁耳。”即便无毒,还是小心为妙。武汉大学的胥青山曾赋诗 “翠绿丛中一点红,艳胜地果诱孩童。传言莓熟蛇颜润,再见妍丽防陷蒙”,道尽蛇莓的神秘与诱惑。
我最怕的一种动物和最爱的一种水果奇妙组合在一起,感觉怪怪的。自此,公园里溜达,眼睛常会不自觉地搜寻。见到了结出红果子的花儿:黄,晃眼,稀疏的五瓣,像是拉着手游戏的孩童,花萼十分夸张,像忠诚的卫士一般,小心翼翼地护佑着娇嫩的花瓣。在百花争艳的时节,它实在是太容易被人忽视了。正如诗中所云: “隐犹小龙寸异禀,花开好色亦娇黄”,蛇莓花就是这般低调又独特。
说来也怪,自从认识了蛇莓,便感觉它无处不在。暑假回乡,遇到邻家婶子,她手里正抓着一大把蛇莓植株,叶片油亮翠绿,娇黄的花儿闪闪烁烁,宛如抛着媚眼。我打招呼:“婶子这是要喂猪啊?”婶子指向家的方向,“唉,小孙子调皮,从高处往下跳,腿上肿了一大圈,擦了红花油也不见好。三奶奶说,把这个捣烂抹上也管用。 ”我惊讶,蛇莓还有这般神奇功效?赶忙询问度娘,可大开了眼界:蛇莓具有清热解毒、散瘀消肿和抗菌抗炎等多种功效。原来,它还是一味药啊!
在岭南地区还流传着一个关于蛇莓的故事,岭南多瘴气,一位孝顺女孩为给父母治病,独自去山中采药。在山间小路救了一条蛇。女孩肚子饥饿之时,看到一片红色浆果,便采来充饥。谁知这种叫“蛇泡子”的水果,传说是蛇神的零食。这下子可不得了。不过,蛇神知道女孩救了小蛇,原谅了女孩,还让她将这种红色浆果带回家给父母食用。女孩的父母吃下后果然疾病痊愈。这个故事中,蛇莓被赋予治病救人、善良担当的寓意,是人类美好理想的寄托。
如蛇莓般,自然界还有诸多花草,都和人类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我们人类,可不就是仰仗着它们才得以生存?广袤天地间,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谐共生,是万物运行法则,也是至高美学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