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宁:70载春华秋实 教育发展硕果盈枝
记者 赵庆能 赵伟 陈美群
现威宁民族中学(岳刚 摄)
原威宁民族中学(何欢 翻拍)
开栏语
1954年11月11日,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区成立;1955年6月21日,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区更名为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70年岁月深沉,70年风雨兼程,70年春华秋实。
70年来,威宁各族儿女凝心聚力,牢记嘱托、感恩奋进,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劈开了重重大山的阻隔,啃下了最难啃的“硬骨头”,直面发展的“必答题”,同心共建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新威宁,与祖国共奋进,接轨新时代 ,谱写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壮丽篇章!
即日起,威宁融媒各平台将开设“奋进70年”专栏,通过文字、图片、视频、海报等,展现威宁自治县70年来的发展变迁。请跟随记者的笔触和镜头,看威宁“奋进70年”……
育才造士,为国之本。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
自1954年威宁自治县成立以来,历届自治县委、自治县人民政府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不动摇,举全县之力,汇万民之智,推动威宁教育事业取得全方位、历史性成就,逐步走上高质量发展之路。
文化有根,教育有魂。威宁自古人文荟萃、文脉悠远,原本欣欣向荣的教育事业却在民国时期遭受重创。那时的威宁百业凋敝,教育发展长期陷入停滞,刚解放时,全县仅有小学50所、中学3所,在校学生4000余人,教学活动在一所所残破的校舍中完成……
自治县成立以来,各个乡镇乃至村都办起了小学,威宁教育事业开始了筚路蓝缕的逆袭之路。
“迫于当时基础设施落后、物质匮乏,村公所、民房都成为了临时学校,甚至在地势崎岖的山村,哪里有一块平地就在哪里办学。”威宁自治县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刘秉贵说。在那些年代,学生总是从家里背着桌子“追”着学校跑。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海拉镇全镇有2000多名适龄儿童失学在家,入学率仅为38%,因为学校少、师资力量不足,许多孩子只能“抓阄入学”,通过抓阄的方式来实行“差额上学”。
进入新世纪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威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秉承“穷县办大教育、办大教育拔穷根”的理念,采取一系列措施,强力推进教育领域硬件、软件建设,抢抓“地域+领域”帮扶的机遇,着力提升办学水平,奋力推动全县教育事业均衡发展。
10月15日,当清晨第一缕阳光从窗户洒进威宁自治县九三中学人工智能教室,3D打印机、无人驾驶教学套件、阿尔法人形机器人、人工智能教学套件等设备覆上了一层暖暖的金色,历届学生的设计作品整齐摆放在架子上,各种荣誉证书也摆满了整个荣誉墙。
在社团活动室里,学生马秋翔显得格外认真。在2023年第三届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成果展示大赛中,刚接触人工智能不久的马秋翔代表学校斩获一等奖。“学习编程让我看到了山外的世界,培养了我的逻辑思维能力,更好地理解数字化时代。”马秋翔说。
在这间200平方米的教室里,“吭哧吭哧”运转的3D打印机一次又一次地点亮了学生们天马行空的想象,在广袤的天地间,越来越多的学生走出大山,将想象变为现实。
威宁自治县九三中学原本是一所无围墙、无完备教育教学设备、无优秀教师的“三无”学校,2009年6月,在九三学社中央的帮扶下,全国唯一一所以民主党派名称命名的初级中学落地威宁。
“在九三学社的倾情帮扶下,不但学校教学条件迅速改善,学生成绩显著提高,孩子们还通过学校社团发挥特长,山里娃也玩起了‘人工智能’。”威宁自治县九三中学校长张广说。
春风化雨千山绿,桃李满园硕果香。得益于一系列有力措施,威宁教育发展蹄疾步稳、捷报频传,一座座现代化的学校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各级各类学校实现了教学用房楼房化、学校布局特色化、校园环境园林化,形成从学前教育、小学、初中、高中、中职、大学的完整教育链。
截至目前,全县共有884所学校,321255名莘莘学子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学楼里接受基础教育,18200名辛勤的园丁倾尽所学,让学生感受“同在蓝天下、共沐春风里”的教育温暖。
时间的年轮从70年前转到如今,教育设施更加完善、教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不断提高,学生公平接受教育的权利得到切实保障,乌蒙大地的学子被教育的星火点燃了梦想,胸有万千丘壑、心有繁花似锦,威宁交出了一份人民满意的教育答卷。
“教育事业的奋斗没有终点,只有接续不断的起点。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威宁自治县教育事业正风帆劲起、载梦远航,在谱写教育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的新征程上阔步前行。”刘秉贵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