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共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委员会
总第3580期
 
关于威宁每日新闻
  • 出版时间:每周一、二、三、四、五
  • 投稿邮箱:wnbxw@163.com
  • 联系电话:0857-6226798
  • 地  址:贵州省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县委政府行政办公中心B区六楼
威宁自治县:高原小城崛起 乌蒙山乡巨变
新闻作者:   发布时间: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接1版)
  威宁自治县历届县委、县政府带领群众艰苦奋斗,依托资源、依靠科技,规划“5+2”农业产业体系,一张蓝图绘到底,形成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强劲势头。截至2023年底,威宁第一产业增加值为139.22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44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44.1亿元,一二三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已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农业产业持续优化,工业发展齐头并进。该县坚持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大力实施“两换”战略,食品加工、包装、建材、鞋服、装备制造等项目相继落地威宁经济开发区,为支撑第二产业稳定增长注入了强劲动力。同时,抢抓新能源发展机遇,建设“风光”项目,全县有并网发电集中式清洁能源项目63个,装机规模372.9万千瓦,总投资265.4亿元,装机规模全省第一。建成项目累计发电353亿度,实现产值165亿元,新能源上下游产业累计产值超170亿元。
  目前,威宁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0户,其中,国家级绿色工厂1户、省级“专精特新”企业8户、省级创新型企业12户、省级双创基地1个,新增上规入统企业7户、3亿级以上企业5户,培育成效稳居毕节市前列。2023年实现工业产值44亿元,是1949年的500倍。
 
民生保障不断夯实
生态文明成效显著
 
  75年来,威宁自治县始终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新增财力向民生领域倾斜,织密网、保基本、兜底线,努力使发展成果普惠群众。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1949年的威宁仅有小学50所,中学3所,在校学生4000余人,教学活动在一所所残破的校舍中完成。威宁自治县委、县政府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全力提高办学条件,一座座现代化的学校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各级各类学校实现了教学用房楼房化、学校布局特色化、校园环境园林化的发展目标。如今,有887所学校,32万余名学子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学楼里接受基础教育,1.9万余名辛勤的园丁倾此生所学,呵护祖国的花朵。
  医疗是民生之本,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医疗需求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应有之义。
  75年来,威宁自治县的卫生健康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2家公立医疗机构、6家私人诊所、14张病床,发展到现有医疗卫生机构853家,医疗卫生技术人员8267人,床位数7834张。现在,在各地医疗专家的倾情帮扶下,该县医疗设施不断健全,医技水平不断提高,低收入人口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100%,城乡居民参保率达98%以上。全面实现“一站式”直接结算,让更多群众享受到了优质快捷的医疗服务。
  同时,威宁自治县的社会保障体系也在不断完善,社会福利、养老机构从无到有,规模从小到大,管理从粗放到精细,初步形成了覆盖县乡村的三级养老服务体系,可基本满足群众的养老需求。低保、临时救助等政策全面落实,民生举措更加暖心,群众幸福感更加充实。
  此外,威宁自治县还是国家确定的长江、珠江上游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长期以来,该县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重大责任。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立足生态功能区定位,以创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为目标,持续加强污染防治,深入推进国土绿化和生态修复治理及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全县森林覆盖率提高到50%,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9.4%,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100%,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营造了天蓝、水清、地绿的良好环境。
  守得青山,抱得金山。得益于环境的持续改善,威宁积极推进生态效益向经济效益转换,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林下养鸡、养蜂、种植等林下经济,让群众享受到了生态“红利”。截至目前,该县林下经济面积达67.8万亩,正向着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发展方向稳步前进。
  如今,行走在威宁,随处可见蓝天白云和青山绿水。
  当前,威宁自治县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省委十三届五次全会安排,结合全面深化改革实际,立足新阶段新要求,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改革,继往开来勇攀高质量发展“新高峰”。
  改革潮涌,击鼓催征。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威宁自治县各族儿女将用岁月镌刻光荣梦想,用奋斗书写辉煌,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威宁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