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贵州江楠双龙育苗基地内务工群众正在管护蔬菜株苗
近年来,双龙镇锚定“菜篮子”经济,通过规模化种植、精细化管理、市场化运营,打造3100余亩特色蔬菜产业基地,走出了一条“产业强、就业稳、农民富”的乡村振兴绿色路径。
近日,走进双龙镇水潮社区,成排的蔬菜大棚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成片的蔬菜在春风里生机盎然。威宁亦佳农业有限公司香葱种植基内,务工群众正在抢抓时令将今年第一茬香葱种植工作进行收尾。
今年是威宁亦佳农业有限公司在水潮社区种植香葱的第4个年头。“今年我们继续在水潮社区流转了70亩土地种植香葱,计划种植3季,总产量200吨左右、总产值160万元以上。”威宁亦佳农业有限公司水潮社区香葱种植基地负责人黄凤平说,去年9月份精品香葱价格最高1.6万一吨,平时1.1万一吨,这两年行情好,种出的香葱销路不愁。
水潮社区离县城10公里,现有耕地面积1万余亩,大部分土地平整肥沃,且交通便利,具有发展规模化种植业的良好条件。为破解过去单打独斗种植效益不高的瓶颈,社区“两委”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积极引进经营主体,大力培育种植大户,因地制宜发展特色蔬菜产业,形成千亩标准化种植基地。
“我们社区现有5家经营主体和3家种植大户,共种植蔬菜3100余亩,主要有香葱、白菜、白萝卜等,三季轮种,每亩土地每年综合效益7000元左右,全社区蔬菜产业年总产值超2000万。”水潮社区党支部书记赵六军说。
蔬菜产业要发展好,种苗培育是关键。为给各经营主体和农户提供优良的种苗,江楠农业集团于2020年建成了一个占地48亩的育苗中心,配备自动播种线、潮汐苗床等先进设备。“我们这个育苗基地年育苗能力达2000多万株,可满足1万余亩土地的种植需求。”贵州江楠双龙育苗基地负责人宋帮平介绍,基地培育出的优质种苗辐射全县多个乡镇,还销往赫章县、云南省昭通市等地。
蔬菜产业的扩面、延链,不仅实现产业规模与效益双提升,还催生出育苗员、冷链配送员等多元化就业岗位,带动群众家门口就业增收。发展蔬菜种植以来,社区积极引导群众进行规模化土地流转,按照“土地流转+就近就业”模式,通过“产业+就业”双轮驱动,带领群众增收致富,实现以产业促就业,以发展促增收。据统计,蔬菜产业已为社区创造直接就业岗位300余个,全年可吸纳务工700余人,带动社区户均年增收破万元。
如今的水潮社区,连片绿油油的蔬菜涌动着蓬勃生机,一个个现代化农业场景,正书写着产业振兴与就业富民同频共振的生动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