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敬斌调研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工作时强调
守牢校园食品安全底线 严格规范膳食经费管理
用心用情守护师生“舌尖上的安全”
本报讯(记者 张广为 邓威) 3月14日,自治县委书记胡敬斌到城区部分学校和学校食材配送企业调研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工作。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食品安全工作的重要论述,严格落实食品安全“四个最严”要求,守牢校园食品安全底线,严格规范膳食经费管理,大力提升学生营养餐供餐质量和管理水平,推动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提质增效,用心用情守护师生“舌尖上的安全”。
自治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教育工委书记陈红,自治县副县长赵诗惠参加。
在自治县第二中学和自治县第七中学,胡敬斌实地查看学校学生就餐环境,详细了解食材采购、饭菜价格、菜品质量及膳食经费管理等情况。他要求,要按照“三加强五统筹一严查”工作要求,深入推进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专项整治,坚决把好价格关、质量关、营养关;要健全完善校园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优化采购、加工、存储、配送等流程,抓好食品卫生、膳食搭配、监测检测等工作,确保校园食品安全工作可追溯,不断提升校园食品安全保障水平。
胡敬斌还来到威宁县煜辉供应链管理服务有限公司,现场查看学校食材配送环境,详细了解食材采购渠道、配送方式、营养搭配、留样管理等情况。他要求,要坚决扛起校园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扣紧扣牢安全管理链条,强化关键环节监管,强化食材溯源管理,主动接受各方监督,坚决防止食品安全事故发生,努力让学生们吃得安全、吃得营养、吃得健康,以社会好口碑换企业长远发展。
胡敬斌强调,“校园餐”关乎广大学生健康成长,是社会关注的焦点,是教育工作的底线。全县上下要提高政治站位,切实增强食品安全意识,抓实抓细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管理工作。要严格落实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严格执行采购配送制度,不断优化采购、质检、配送、验收等程序,持续加大对校园食堂和食材配送企业的监督力度,确保来源可追溯、质量有保障。要坚持以人为本,针对不同区域、不同需求,提供多样化、精细化、个性化服务,科学合理搭配餐食,更好满足孩子们对餐食的多元化需求。要按照“十责任十机制”工作思路和“十防十抓”工作举措,健全完善“123456”工作机制,完善细化防护举措,常态化排查整治风险隐患,织密织牢校园安全网,推动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走深走实。要持续改善办学条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不断优化教育布局和资源配置,不断提升学校教育管理能力和水平,打造更加优质的教育品牌,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动学生全面成长成才。
自治县直有关单位(部门)负责同志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