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发展提质增效
2024年冬天,威宁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成群的红嘴鸥聚集在草海环海路江家湾段,吸引大量游客和市民前来观鸟。
红嘴鸥集聚草海,带热了威宁的旅游业。
2024年,威宁依托特色民族文化,举办花山节、火把节等各类文化文艺活动341场次;公布4个县级文物保护单位、32个县级非遗项目,挖掘26名县级非遗传承人,获批第六批省级非遗项目8个;举办“巨星行动·情定草海”群星演唱会、2024威宁半程马拉松、威宁首届牛王争霸赛、2024年三省八县青少年篮球邀请赛等系列大型文体活动,抖音、快手及微博话题播放量、阅读量超过9000万次,“阳光威宁·浪漫草海”旅游品牌更加响亮。
生态环境增绿增彩
时下,走进威宁自治县草海北坡生态公园,碧波荡漾的草海与蓝天白云相映成趣、美如画卷。生态环境的改变,让威宁这座高原小城更具魅力。
如今的草海,凭借地理优势和多样的植被种类,吸引着游客前来旅游。春有草长莺飞、夏有凉爽宜人、秋有秋高气爽、冬有黑颈鹤集聚。在“围绕草海抓保护,跳出草海抓旅游”策略中,威宁草海走出了一条集“观鸟、避暑、科考、休闲、度假”于一体的旅游发展路径。
草海生态环境的嬗变,是威宁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真实写照。近年来,威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建设草海和“四江之源”生态屏障保护区,围绕“治水、治山、治环境”的工作思路,采取“退城还湖、退村还湖、退耕还湖、治污净湖、造林涵湖、法制护湖”六大措施,全面保护和修复草海生态环境,草海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明显,水质逐步改善,绘就了“水清山绿、人和鸟欢”的美丽画卷。
目前,威宁全县森林面积446.6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47.27%;草海物种增至2600种,鸟类种类增加到246种;实施水土保持200平方公里;建设营造林8.5万亩,义务植树120万株,挂牌管理古树名木4230株。
威宁以绿水青山为墨,以生态文明为纸,绘就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