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融铸魂,“五融五力”夯实创建基础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
在实践中,威宁自治县突出“融”的导向,建立完善机制融畅、平台融通、导向融合、文化融汇、氛围融洽“五融”工作体系,清单化、实体化、项目化同频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1+8”示范试点县创建工作。
该县创新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思想教育示范党支部“四个一”标准、示范学校“三进四有”标准和社会教育“五见”举措,引导全县各族干部群众牢固树立“四个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增进“五个认同”。
打造“多党合作乡村振兴示范点”方式,威宁自治县大力实施“富口袋+富脑袋”行动,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威宁自治县持续实施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强基固本、培枝壮干、塑形铸魂“三项行动”,建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8个,建成县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广场1个,乡(镇、街道)示范长廊及示范广场41个,单位展示窗口75个,互观互学人数达10余万人次,不断增进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和归属感。同时,在各级主流媒体发表主题宣传报道200余篇,营造了浓厚的宣传氛围。
该县大力实施“三项计划”,积极搭建“老区孩子看番禺”“草海高原轮滑赛”等交流平台,促进各族青少年相互理解尊重、相互欣赏包容、相互学习帮助。每年举办草海马拉松赛等体育赛事和民族传统节日,吸引50余万省内外各族群众参与其中,促进了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
立足特色,“六带示范”培育创建品牌
品牌培育是示范试点工作的重要目标。
威宁自治县立足地域特色、历史特色、文化特色、产业特色、生态特色和治理特色,按照“七个一”标准打造六个示范带,通过“六带”示范培育创建品牌。
打造雪山红色文化示范带。围绕威宁游击团旧址、云贵红军桥、羊街烈士陵园、沙河边烈士陵园等红色资源,提质打造雪山爱国主义示范教育基地,成为党员干部教育现场教学点、乡村红色旅游打卡点。
打造草海旅游交往示范带。教育引领各族群众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浓起来”、精神文化“厚起来”、高原发展“活起来”。以“草海北坡主题公园”为核心,集中展示各族群众主动搬迁让水,共建“贵州生态环境治理典范”的感人故事,让“四个共同”的中华民族历史观深入人心。
打造板底转化发展示范带。威宁坚持保护和发展并重,挖掘板底厚重的历史文化和风情浓郁的民族文化。
打造五里岗互嵌交融示范带。威宁通过畅通天天下访、周周回应、月月座谈“三条渠道”,搭建公共服务、文化服务、共建共享“三个平台”,强化产业培育、就业服务、创业引导“三项保障”,推动形成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社会环境。
打造迤那产业共富示范带。威宁以“共架产业桥,同育致富果”为主题,全力实施产业联建、技术联训、品牌联创、市场联通四项举措,带动全县23个乡镇发展苹果产业40余万亩,形成了133家经营主体、覆盖10.6万户种植农户、产量18万吨以上、产值达12亿元的特色产业大联盟。
打造石门感恩实践示范带。威宁以“感党恩促认同”为主题,打造石门感恩实践示范带,充分展现各族群众“凝心聚力、苦干实干、攻坚克难、勇于争先”的精气神在石门历史性巨变中的生动实践,彰显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信心和决心。
深化内涵,“七个样板”彰显创建成效
“我们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体现在承担新使命、新担当和新作为上,不断深化内涵,丰富形式,创新方法,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作为推进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全力打造‘七个样板县’。”威宁自治县民宗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禄兴贵表示。
打造思想教育样板县。威宁组织开展党员干部集中培训15期892人;开展“五旗五徽五认同”主题教育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覆盖898所学校33.8万名各族学生。打造高质量发展样板县。威宁通过实施“居民增收三年行动”,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超过15%,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打造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样板县。威宁提质打造“七进+N”示范点,全县累计有8个集体和个人获得国务院民族团结进步表彰,198个单位获得县级及以上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命名,创建工作的社会参与面、知晓度和影响力大幅提升。2024年1月成功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
打造文化繁荣发展典范样板县。威宁常态开展“三爱四史”主题教育,近三年联合社会团体组织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征文、演讲比赛、文艺展演活动100余次。
打造交融互嵌典范样板县。威宁通过走出去学习,借鉴各地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先进经验,为创建工作吸纳了丰富的工作措施方法;通过迎进来交流,在交流中印证和创新创建工作思路,推动各民族在地域分布、城乡双向流动中更加紧密地融居、融入、融合。
打造全域开放样板县。威宁引进东西部协作企业12家,共建产业园1个,援建帮扶车间13个,完成消费扶贫农产品销售总额7亿余元,在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帮助各族群众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和形成好风气。
打造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典范样板县。威宁将民族工作纳入全县社会化治理全局统筹推进,建立完善“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机制,建成县级综治中心1个、乡级综治中心41个、村级综治中心623个,划分网格4034个,划分“十联户”单元20305个,引领全县各族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不断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禄兴贵表示,2025年,威宁自治县将坚持以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持续巩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成果,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紧扣打造“七个样板县”目标,持续推进《威宁自治县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县工作方案》实施,奋力谱写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威宁实践新篇章。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