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敬斌主持召开自治县委工作会议暨全县抓产业抓项目抓招商和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推进大会时强调
坚持立足当前和着眼长远 紧贴改善民生和推动发展
加快构建符合威宁实际具有威宁特色
彰显威宁优势的完善的县域现代化产业体系
邓林 杨华忠 禄炳军 陈江等出席
本报讯(记者 张广为 邓威) 2月15日,自治县委书记胡敬斌主持召开自治县委工作会议暨全县抓产业抓项目抓招商和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推进大会。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论述,按照党中央和省委、市委决策部署,坚持立足当前和着眼长远,紧贴改善民生和推动发展,加快构建符合威宁实际、具有威宁特色、彰显威宁优势的完善的县域现代化产业体系,奋力建设百姓富、生态美、经济兴、活力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威宁。
自治县委副书记、自治县县长邓林,自治县人大常委会主任杨华忠,自治县政协主席禄炳军,自治县委副书记陈江,自治县委常委,自治县人大常委会、自治县政府、自治县政协领导班子成员及党组成员,自治县人民法院院长,自治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以及其他副县级及以上领导参加。
会议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洞察国内外产业发展大势,从民族复兴的战略高度对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我们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全县上下要站在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的政治高度,始终胸怀“国之大者”,认真落实省“5+3”重大项目推进机制和“六大产业体系”部署要求,聚焦市“六个三”工作重点和“1+7+4”工作机制,坚持用战略思维谋划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以现代化产业体系更好支撑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威宁建设。
会议强调,要加快构建现代化的工业体系,以“2+2+2”新型工业化产业发展布局为骨干支柱,以“三大基地”为关键抓手,以实现“双千双百”为主导目标,提升县域新型工业化水平。要加快构建现代化的农业体系,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夯实粮食安全根基,以“5+2”产业为引领,构建完善的农业产业体系,强化产销对接,构建完善的农产品销售体系。要加快构建现代旅游业体系,以“阳光威宁·浪漫草海”区域品牌为引领,塑造“一个龙头”、做优“三个特色”、打响“五张名片”。要加快构建现代服务业体系,围绕建设黔滇结合部重要物流基地目标,打造“七条轴线”,构建“三大商圈”,做强“五大服务业态”。要加快构建现代化的城乡基础设施体系,构建水利保障体系、立体交通体系、城镇配套设施保障体系,推进城乡一体化均等发展,完善生态环境基础设施,推进信息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要加快构建现代化的公共服务和公共安全体系,提升教育资源供给能力,加快推进健康威宁建设,提升养老托育服务保障水平,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提升公共安全保障水平,构建安全稳定的社会大局。要构建务实高效、科学顺畅的产业项目建设推动体系,建立党政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各负其责的责任体系,理顺项目推动机制,完善产业体系项目库,统筹推进争资与招资,加快推进项目建设。要健全推动“六大产业体系”高效落实的保障体系,强化资金、用地、人才等要素保障,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大力汇聚更多优质资源要素。
会议强调,要扛牢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重大政治责任,坚决以开局就是冲刺、就是攻坚、就是决战的态度,把问题想在前,把工作做在前,牢牢掌握工作主动权。要坚持“三包两驻”责任化推进,始终以上率下、示范引领,坚决确保任务链不掉、责任链不脱,更好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提升,全面提高工作把握度。要坚持明确任务清单化推进,推动重点任务具体化、工作务实化、考核定量化,做到有的放矢、精准施策、靶向治疗,确保工作更高质量、更有成色。要坚持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与“三农”工作一体化推进,做好项目建设和“两业”文章,提升“3+1”保障水平,全力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学习借鉴“千万工程”经验,做好乡村治理和乡村建设工作。 (下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