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共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委员会
总第3615期
 
关于威宁每日新闻
  • 出版时间:每周二、周五
  • 投稿邮箱:wnbxw@163.com
  • 联系电话:0857-6222668
  • 地  址:贵州省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海边街道养生基地一号楼五楼
草海镇:大棚基地春耕忙
新闻作者:罗喜贵 李玉琴  发布时间: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务工群众正在移栽西红柿苗

本报讯(记者 罗喜贵 李玉琴) 春回大地,万象更新。2月11日,走进草海镇贵州鲜之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大棚蔬菜种植基地内,务工群众正忙着搬苗、移栽、浇水等工作,整个大棚内,处处洋溢着春耕的繁忙气息。
  “今年春季,我们基地主要种植西红柿,预计5月初就能新鲜上市。目前,基地每天吸纳50余名当地群众前来务工,每人每天平均收入可达100元,大家在为基地创造收益的同时,也能赚点零花钱。”基地负责人袁定波说。该大棚种植基地于2022年2月启动建设,5月正式投用,共有23个大棚,实际种植面积107亩。去年,基地借助数字智慧化平台,科学种植了西红柿、小瓜、辣椒等多种蔬菜,平均每亩产值超过10万元,实现了土地的高效利用和增值增效。
  基地的建成,为当地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就业机会。草海镇同心社区的村民黄花二,自基地建成以来便一直在此务工,她说:“在这里工作既方便又灵活,每个月的收入都很稳定,不少于2600元。”同样在基地务工的陶泽美,由于家中有老人和孩子需要照顾,她无法外出打工。现在,她每天都能在基地找到活干,一个月能挣3000多元,足够支撑家里的日常开销。“以前总为挣钱发愁,现在家门口就有工作机会,既能赚钱又能照顾家庭。”陶泽美说。
  对于未来,袁定波满怀信心。他说:“威宁纬度低、海拔高,种出来的蔬菜品质好、口感佳,特别受消费者欢迎,根本不愁卖。下一步,我们打算继续扩大种植规模,多增加一些蔬菜品种,再探索更高效的管理和种植模式,争取带动周边更多群众通过务工增收,为威宁乡村振兴贡献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