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共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委员会
总第3615期
 
关于威宁每日新闻
  • 出版时间:每周二、周五
  • 投稿邮箱:wnbxw@163.com
  • 联系电话:0857-6222668
  • 地  址:贵州省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海边街道养生基地一号楼五楼
文富杰:从“军营”到“基层” 初心永恒
新闻作者:李继航  发布时间: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进军营,让使命召唤热忱;到基层,用奉献续写辉煌。从“军营”到“基层”,文富杰退伍不褪色,始终牢记使命和初心,在基层的广袤大地上默默耕耘。
  2000年12月,怀揣着一个军人梦的文富杰,告别了猴场镇新建村的父老乡亲,来到四川乐山,成了一名光荣的中国人民解放军。
  在部队的12年期间,靠着一股子不服输、敢闯敢拼的劲头和对党的绝对忠诚,文富杰荣获两次“三等功”,并在参加藏区维稳工作中,因表现突出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2012年,考虑到家庭情况和父母的身体健康,文富杰从部队退役回到了家乡——威宁,被安置在县城工作。2015年7月,文富杰从县城来到基层,成了猴场镇农业服务中心的一名工作人员,还担任猴场镇倮末村的党支部书记。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2019年,正值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关头,根据组织安排,文富杰来到当时猴场镇的深度贫困村——木块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
  “要脱贫,首先要解决群众的思想认识,群众要有凝聚力,其次要解决发展的问题。”为了摸清木块村的村情,文富杰带领村干部、驻村干部利用群众会、院坝会,以及上门摸排走访,通过和群众面对面交流,一起话发展、谈未来,干部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当时几乎吃住在村,光走访笔记本我就用了六大本,全村哪家是什么情况我都记得清清楚楚。”文富杰说,要脱贫就得要发展。脱贫攻坚期间,文富杰和村支两委以及驻村干部,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资金和项目支持,木块村得到上级部门支持资金400余万元用于发展养殖业和种植业,并建起了一个标准化养牛场,帮助当地群众顺利脱贫。
  “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因工作优秀,2018年至2020年期间,文富杰曾先后被中共威宁自治县委、贵州省委组织部授予“全县脱贫攻坚优秀共产党员”和“贵州省脱贫攻坚优秀基层党组织书记”荣誉称号;2021年,工作认真负责的文富杰调猴场镇人民政府安监站工作。
  “穿洞社区一液化气站距离村民的居住位置较近,最近的有50米左右,存在极大安全隐患。”2024年12月4日,接到村民电话反映,文富杰立即和同事赶到现场核实调查,经核实,该液化气站属于安全正常营运,不存在村民反映的情况。
  “安全生产无小事,要时时刻刻放在心上。”文富杰说,每年像这样的举报电话他们部门要接到好几次,每一次都要认真核实,在向村民解释好相关政策的同时督促企业做好安全生产管理。
  在安监站工作4年来,文富杰和同事跑遍了辖区内的企业、学校,开展安全生产教育宣传活动上百次,全镇的安全生产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如今,在接续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上,文富杰在做好安监站工作的同时,还主动请缨到曾经奋斗的木块村帮扶,忙碌的身影又在田间地头和政府间来回穿梭,再一次谱写新的故事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