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共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委员会
总第3599期
 
关于威宁每日新闻
  • 出版时间:每周一、二、三、四、五
  • 投稿邮箱:wnbxw@163.com
  • 联系电话:0857-6222668
  • 地  址:贵州省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海边街道养生基地一号楼五楼
论语读书笔记 (连载)
新闻作者:肖林  发布时间: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7.29互乡难与言,童子见,门人惑。子曰:“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已以进,与其洁也,不如其往也。”
  试译:互乡这个地方的人很难和他们说话,孔子却和一个少年见面,学生疑惑。孔子说:“只允许进步,不赞成退步,你们不是太过分了吗?现在人家整理干净要求进步,就要看到现在的干净,这不是保护他的过去。”
  笔记:故乡,地名。“有教无类”的体现,既是教育态度,也是为人度量。
  7.30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试译:孔子说:“仁很远吗?我想要仁,仁就来了啊。”
  笔记:仁不是很高远的吗?怎么如此简单,难道是心诚则灵?估计是为了鼓励人们立志求仁,否则祈祷一下就能得到上帝的保佑,这和宗教一样简单神秘了。
  7.31陈司败问:“昭公知礼乎?”孔子曰:“知礼。”
  孔子退,揖巫马期而进之,曰:“吾闻君子不党,君子亦党乎?君取于吴,为同姓,谓之吴孟子。君而知礼,殊不知礼?”
  巫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
  试译:陈司败问孔子道:“昭公知礼吗?”孔子说:“知礼。”
  孔子退下后,陈司败作揖,请巫马期进来,说:“我听说君子没有偏私,君子也会偏私吗?鲁君在吴国娶老婆,是同姓之女,大家称她吴孟子。如果鲁君算知礼的,那谁不知礼呀!”
  巫马期把陈司败的话告孔子。孔子说:“我呀很幸运,只要有了错,人家一定会知道。”
  笔记:党,偏私。孔子明明知道同姓结婚是大忌,不符合礼制,还回答知礼,难道是畏惧权势,揣着明白装糊涂?圣人也有狡猾一面吗?或许另有隐情?
  7.32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
  试译:孔子与别人一起唱歌,一定请他再唱一遍,自己再唱。
  笔记:学习的态度,择其善者而从之。
  7.33子曰:“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
  试译:孔子说:“学习先贤文献,我没有不如别人地方,像君子一样实践,我还没有达到。”
  笔记:是谦逊,也是反省。说实践的重要性,学以致用。
  7.34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
  试译:孔子说:“说圣与仁,我不敢当,只不过努力学习不厌烦,教诲人不厌倦,这样罢了。”公西华说:“这正是弟子们不能做到的”。
  笔记:这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注解,孔子这般谦逊,他的学问很高,却不以“圣”“仁”自居,还在孜孜不倦追求。
  7.35子疾病,子路请祷。子曰:“有诸?”子路对曰:“有之;诔曰:‘祷尔于上下神祇。’”子曰:“丘之祷久矣。”
  试译:孔子生病,子路请求祈祷,孔子问:“有用吗?”子路说:有用,诔文说:‘为你向天地神祇祈祷。’孔子说:“我早就祈祷过了。”
  笔记:孔子祷告了吗,当然没有,他是在批评子路。孔子不语怪力乱神,命运虽难测,孔子不借助神力。
  7.36子曰:“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
  试译:孔子说:“奢侈的人不谦逊,节俭的人固执。与其不谦虚,宁愿固执。”
  笔记:宁俭勿奢,宁固勿孙。
  7.37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试译:孔子说:“君子心胸宽阔,小人面貌忧戚。”
  笔记:从道德意义来讲的君子和小人,君子德行高,心胸博大,无所畏惧,小人德行浅,工于算计,担惊受怕。
  7.38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试译:孔子温和而严肃,威仪而不凶猛,恭敬而安详。
  笔记:这是“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也”的表现,孔子对这些德目的分寸拿捏相当到位,这种人在生活中极具人格魅力。
 
泰伯第八(共二十一章)
 
  到目前,《论语》关键词基本出现了,我在前面多次提到孔子所追求的,恢复小康,终至大同,现来理理这个话题。通过《礼记·礼运》和《论语》可知,孔子处在礼崩乐坏时代,他心中的社会是小康时代和大同时代。关于小康社会景象,《礼记·礼运》这样描述的:“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以着其义,以考其信,着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埶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我原文引述,可以细细审视,值得玩味。从这段关于小康的细致描述,可以看出,小康时代,就是夏商周三代,今天讲的奴隶社会,等级关系很明显,利益分属很明确,其中很关键的就是礼的存在,礼制维持了政治、经济、社会的秩序,怎么来维持?“和”!有子说一段话,“礼之用,和为贵”(1.12),由此可见,小康时代,礼制维持的秩序不存在公平可言,民众与官员,富人与穷人在这个时代相安无事,靠礼制的运转,以达到和谐的地步,根本还是在回避社会的矛盾,固化阶级利益。孔子最终极的目标是大同世界,这是个乌托邦,《礼记·礼运》这样描述“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孔子的大同世界,是尧舜禹三代,就是今天讲的原始社会,在这个时代,没有穷人与富人,没有森严等级,是否真的正如他说那么好,不可考证。按孔子的说法,这两者的区别在于,大同是君王得到大道,天下大同,小康是上位者有德,天下和谐。他没有注意的一点,从尧舜禹到夏商周,民众在大范围觉醒,社会整体在向前,要恢复至过去,无异于倒行逆施。从孔子这个逆发展的追求来看,说孔子是一个复古者一点也不错。
  8.1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
  试译:孔子说:“泰伯这个人,可以说他的道德非常崇高了。三次礼让天下,民众不知道如何称赞他了。”
  笔记:该章说细一点。先讲泰伯这个人,《春秋传》记载,泰伯、虞仲、季历是大王的三个儿子,季历就是周文王,泰伯仁天下皆知,周大王准备将王位传给他,他推辞了,后来就传给季历。孔子为何称赞泰伯“德至矣”,“礼让”是关键,孔子推崇尧、舜、禹,是因为背后的“禅让制”,就是孔子倡导的“礼”,以及礼制之精神——公天下,孔子把泰伯放到这一层面来说,足见其对礼制精神的推崇。除此之外,还有孔子对泰伯隐含的另一层礼制精神的称赞,《论语集注》“大王因有翦商之志,而泰伯不从。”大王要取代殷商,而传统观念禁止行叛逆之事,故泰伯不从,这也是守礼,符合孔子倡导礼制精神。基于此,孔子对泰伯的“仁”倍加推崇,礼之内容,礼之精神,均通过对泰伯的赞美表露出来。
  8.2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
  试译:孔子说“恭敬无礼就是劳神,谨慎无礼就是懦弱,勇敢无礼就会动乱,直率无礼就会伤人。君子以深情对待亲人,民众就会靠近仁;不遗弃老友,民众就不会变坏。”
  笔记:恭、慎、勇、直都是“仁”的体现,而无“礼”节制,就会产生负面影响,亲情、友情没有“礼”的节制,会影响民众好坏。“礼”在这里中和、调节的意味就很明显,在整个社会的价值也体现出来了,即社会运行的准则,又是个人行事的尺度。所以孔子倡导“礼”,不是简单地恢复古代制度,更是对礼制精神的发挥,以达到社会和谐的地步,只是他追求的和谐,认真研究起来,很有意思,是维护一种不平等、不公正的社会秩序,实际上,从孔子的身世来看(孔子祖上宋国贵族,按孔乙己说法,孔子祖上也曾阔过),孔子是不是在维护既得利益群体呢?
  8.3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予足!启予手!”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
  试译:曾子生病,召集学生们来,说:“掀开被子看我的手和脚!《诗经》说:‘战战兢兢,像面临深渊,像踩在薄冰上。’从今以后,我知道不必这样了,小孩们!”
  笔记:《论语新解》“启字有两解。一说:开义。曾子使弟子开衾视其手足。一说:启,同*(上啟下目,打不出来)视。”我估计这是曾子劫后余生的谈话,掀开被子看手和脚,意思是学生们,看看我的病快好了,因此,“启”字,我选择“开衾视其手”足解释。“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经典语句,大约是劫后余生的心理状态,今天引申很广,放在这里,是曾子对礼制及其精神坚守。
  8.4曾子有疾,孟敬子问之。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贵乎道者三: 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倍矣。笾豆之事,则有司存。”
  笔记:曾子生病了,孟敬子去看问他。曾子说了君子在乎的三件事:“鸟要死了,叫声很悲伤;人要死了,说话很善良。君子在乎三件事:注重容貌,避免粗暴和懈怠;端正态度,靠近信誉踏实;注意言辞,避免粗野过失。至于祭祀细节,有专人去打理。”
  笔记:这里没说孟敬子问了什么,但曾子回答可以看出,是问祭祀的细节,曾子认为他要死了,掏心窝子说点实在的,不回答祭祀细节,偏偏讲做人处事的修为,这个修为是什么?是“礼”,《礼记》“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容体正,颜色齐,辞令顺,而后礼又备。”
  8.5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
  试译:曾子说“有能者向无能者请教,丰盈者向贫乏者请教;有好像没有,充实好像虚空,被冒犯了不计较。我以前的好友颜渊就是这样的。”
  笔记:曾子谈及求学,和孔子如出一辙: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8.6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
  试译:曾子说:“能把六尺孩子托付给他,能把百里国家命运交给他,面临重大危难不改变;是君子吗?这就是君子的为人。”
  笔记:一个人修养到什么地步算君子,或者说可以出来辅助明主?曾子给出答案:可以托孤,可以托国,可以经受重大考验。
  8.7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试译:曾子说:“士人不可以不弘扬刚毅品质,因其责任重大,道路遥远。将仁作为自己的责任,难道还不重大吗?到死才算结束,难道不算遥远吗?”
  笔记:我原来和一个未曾见面的老师方启德通过张永光先生的传递讨论过士大夫精神,他倡导,我反对,他倡导的原因是“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是“文以载道”,我则是根本上把士大夫否决了,认为“制度”都突破不了,就不存在士大夫精神。今天想来,自己的出发点与方启德老师的讨论真如张永光先生所说“南辕北辙”。可以对知识分子期许很高,不可以否决士大夫精神,“芶利国家以生死,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士”,古代十人选一人作为管理者,“十加一”便叫“士”,行教化之责,兼含政治管理。
  8.8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试译:孔子说:“兴起在诗,卓立在礼,完成在乐。”
  笔记:钱穆先生把立翻译为卓立,很有意味,引以为用。这是教育的步骤。“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2.2),只有《诗经》才能启发人至“思无邪”,方能以“礼”规范人的行为,培育其品质;音乐讲和谐,人亦如此,到此才算完成,大约就是孔子说的成“成人”。再一次说诗歌和音乐对个人德行塑造的重要性。
  8.9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试译:孔子说:“民众可以让他跟着走,不可以让他知道为什么。”
  笔记:《论语义疏》“此明天道深远,非人道所知也。”天道有多深远?我们喜欢把弄不懂的自然界事情称为天道,有些有称为人道,弄得现在人读古文,云里雾里,这是没有科学的弊端。以前注解为了维护孔子的圣人地位,大抵都是这样注解。孔子谈的多是人道,天道很少,这里讲的还是人道,还是礼制,以礼制维护统治,即前面讲的求“和谐”,到底是不是愚民呢,但愿不是吧!
  8.10子曰:“好勇疾贫,乱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
  试译:孔子说:“喜好勇敢而厌烦贫穷,会出乱子。对待不仁之人,过分憎恶,也会出乱子。”
  笔记:为何?未以“礼”约束,未以“礼”相待,这是没有“礼”的后果。孔子的礼,约束穷人适应穷,教导有地位的人如何管理没有道德的人,很有意思吧。读《论语》,《礼记》一定要仔细读完,孔子很多体系性的想法,在《礼记》礼都有体现。
  8.11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
  试译:孔子说:“如果有周公的才华,但骄傲封闭,就没有什么值得看的地方了。”
  笔记:足见“礼之用,和为贵”的作用,中庸大约发端于此“和”,这就是今天说的有才无德。只是放在这里,具体为李泽厚先生说“不骄傲是周公主要美德之一”,也就是谦虚。
  8.12子曰:“三年学,不至于谷,不易得也。”
  试译:孔子说:“学习三年,还不做官,不容易做到。”
  笔记:《论语新解》“谷,禄也。”也就是俸禄,引申为做官。孔子在这里接着说谦逊,学习三年,还不打算为官,很难得。对自己的学问是否能够为官,还没有足够的把握,这是谦虚的表现,也是对笃定求知的肯定。
  8.13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试译:孔子说:“坚定信仰,喜好学习,重视死亡,履行正道。不去危险的国家,离开动乱的国家。天下太平出来当官,天下生乱赶紧归隐。国家走正道,贫贱是耻辱;国家不走正道,富贵是耻辱。”
  笔记:这种说四件事情:一是学习之道;二是居住环境选择。三是出世入世选择,“用之则行,舍之则藏”(7.11)。四是关于主动作为,这点紧接第三点,孔子认为国家走正道,就应该当官,当官就有薪水,你还穷,那就是可耻的,没有奉献出自己所学。国家生乱,就该出世,还在为昏君卖命,领取俸禄,也是可耻的。感觉《论语》中有很多矛盾的地方,不可强行解释。
  8.14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试译:孔子说:“不在这个位置,不去讨论他的政事。”
  笔记:重视当下(当时、当事)的表现。“达则兼济天下”也并非胡作非为,学以致用的目的是德配其位,踏实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这句话,今天我们常常把他与“在其位,谋其政。”合起来说。
  8.15子曰:“师挚之始,关雎之乱,洋洋乎盈耳哉。”
  试译:孔子说:“乐师开始演奏,到以《关雎》结束,洋洋洒洒的音乐充满了耳朵啊。”
  笔记:《论语集注》“乱,乐之卒章也。”孔子多次谈到诗乐,“成于乐”(8.11),这是音乐的目的。
  8.16子曰:“狂而不直,侗而不愿,悾悾而不信,吾不知之矣。”
  试译:孔子说:“狂妄不直率,无知不敦厚,无能不可信,我都不知道怎么办了。”
笔记:估计孔子在描述当世情况,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连他也无能为力?因为礼崩乐坏,时代糟透了,可见孔子对时代的失望。
  8.17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试译:孔子说:“学习就像生怕赶不上,又怕失去了。”
  笔记:学习的态度,要顾及新知识,要勇于探求新学问。
  8.18子曰:“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与焉。”
  试译:孔子说:“崇高啊,舜、禹得到天下,却没有追求。”
  笔记:舜、禹的天下,是禅让制的结果,不是主动求得;舜、禹治理天下,却没有以高位自居。孔子赞扬这个舜、禹,就是追求这个时代美好的制度和舜、禹的优质品德。
  8.19子曰:“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乎其有文章。”
  试译:孔子说:“伟大啊,尧作为君王!崇高啊!天道为大,只有尧能仿效。浩浩荡荡,民众不知道如何赞美他。崇高啊只有他能做到啊!光明啊他的礼制文采!”
  笔记:把天都抬出来了,尧舜禹对孔子的吸引力不小啊。
  8.20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武王曰:“予有乱臣十人。”孔子曰:“才难,不期然乎?唐虞之际,于斯为盛。有妇人焉,九人而已。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其可谓至德也已矣。”
  试译:舜有五个能臣天下大治。周武王说:“我有十个治世能臣。”孔子说:“人才难得,不是这样吗?唐虞时候,最为兴旺。有个女人,只能算九个而已。得到三分之二的土地,还服从殷商。周的德行可以说是最高的了。”
  《说文解字》“乱,治也。”讲人才难得,还是对古代社会的推崇。第15章至此,均是直接或间接赞扬了尧舜禹以及周朝社会之美好。而这些美好的背后,是礼乐制度的完善,是德行的高尚,完善的礼制和高尚的德行让社会秩序稳定。与孔子所处的时代形成鲜明的对比,他推崇古制,力求恢复古制,以求改变,至“民德归厚”。
  8.21子曰:“禹,吾无间然矣。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禹,吾无间然矣!”
  试译:孔子说:“大禹,我没有说的了。吃得很差,祭祀祖先很丰盛,穿得简单,礼服的衣帽很漂亮,住得简陋,农田水利尽力修好。大禹,我没有什么说的了。”
  笔记:和上面几章节一样,赞美古代圣贤,背后是对古代制度、文化的推崇,是孔子对学习古代文化发出的倡议,放在今天叫“文化复兴”。
 
子罕第九(共三十一章)
 
  这篇最后一章谈到“经”与“权”,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必须讨论。“经”与“权”,就是“常”与“变”,李泽厚先生翻译为“原则性”和“灵活性”。通过前八篇阅读,我们知道,孔子讲经世致用,“礼”是维护社会伦理和政治秩序的关键所在,《左传》“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礼”,就是孔子的“经”,就是“道”,“常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9.3)。孔子对待“道”,非一成不变,是有变通的。《孟子》“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嫂溺,援之以手者,权也。”孟子由事实出发,深刻阐述了“经”与“权”的关系,说明“经”与“权”之间有一个“势”,在具体情况下,要审时度势,根据情况进行变通,这与中庸类似,关键就在对当时之“势”和“度”的把握。《孟子》“执中无权,犹执一也。”那么,“权”究竟是在一个什么范畴内进行?“权者,反经而善者也。”(出自赵岐《孟子注疏》)“常谓之经,变谓之权,怀其常经而挟其权变,乃得为贤。”(出自韩婴《韩诗外传》)也就是说,孙悟空七十二变,逃不脱如来佛的手掌心,难怪程颐绝对地说“权只是经也”。由此可见,“经”与“权”对于一般人在生活中处事,只要掌握得好,是处世哲学。如果放在学者身上,如此的“权”,远远不够。孔子的“权”,再怎么变化,都是在一个铁盒子里改变,对铁盒子怎么突破,还得对“穷则变,变则通”深入发挥。
  9.1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试译:孔子很少谈论利,谈论命,赞许仁。
  笔记:在古代对《论语》的多种注疏中,在谈及这章时候,都说“与”是“和”的意思,近现代以来有解释为“赞许”的意思,结合孔子对“利”的态度,我赞同解释为“赞许”。孔子为何很少谈论“利”,从“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4.16)“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7.12)来看,孔子并非不赞同追求利益,而是求之有道,但确实没有对利深入讨论,以至于后世把商人贬低,这是极大的遗憾。谈论命,这个很难解,譬如“五十知天命”,理解不好,这是极其玄乎的。结合先前说:孔子不谈前世,不说来生,讲今生今世。《论语今读》“既有此人生,如何办?如何活?依据什么来活、来办?”《易经》“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通过努力,对“命”的不可捉摸变成可以把握,主动作为,从而获得人生的意义。这才是孔子所说的“命”,也是他的知命“立命”,是中国两千年人文精髓。关于“仁”这里就不作解读。孔子对“利、命、仁”的态度,真正体现了他的学说在此世界的意义,重视人事,不论鬼神,重此生奋斗,轻视来世虚妄,这就是孔子的“知命”精神。
  9.2达巷党人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
  试译:达巷党有人说:“伟大的孔子,博学却没有成名的专长。”孔子听到后,对弟子说:“我擅长什么?赶车吗?射箭吗?我还是驾车吧。”
  笔记:党,古代五百家为一党。我读好几个版本的注疏,要么对该章就章句一一解读,要么以孔子不在乎名望来解读。《论语》中答非所问,却又饱含深意的章句很多,我认为此章也是如此。“御”驾,驭,这个字后世与帝王关系密切,意喻驾驭天下,从赶马车到驾驭天下,都有一层“领导”的意思在里面。孔子说他还是驾车算了,他驾驭这辆马车,是文化之车,而且他是第一个驾驭的人,所以别人说他无专长,他认为自己是三朝文化的引导者,是制度的重建者。
  9.3子曰:“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拜下,礼也。今拜乎上,泰也。虽违众,吾从下。”
  试译:孔子说:“麻做帽子,是礼制;如今用丝做,俭朴,我跟随大家。堂下作揖,也是礼制;今天改在堂上作揖,傲慢啊;虽然与众人不同,我还是遵从在堂下作揖。”
  笔记:再来看“尔爱其羊,我爱其礼。”其中深意就出来了!丝比麻更能体现对“礼”的重视,故而其核心的“礼”不变,但作揖的位置不同,“礼”变了,变的是什么,是形式中体现出来的谦虚成了傲慢,对秩序的维护十分不利。
  9.4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试译:孔子没有四种毛病:不臆断,不独断,不固执,不自以为是。
  笔记:古之《论语》各种注疏,把这章说得很大,今天学者有以佛教“无我”来解读,有从哲学“我是谁”来解读,读得玄之又玄。臆断、独断、固执、自以为是在今天都是不倡导的,实际做起来却是极其困难,大约这就是孔子的境界。
  9.5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试译:孔子被围困在宋国匡地,他说“文王没了,文化不是还在吗?如果上天要消灭文化,就不应将文化传给我,如果上天不消灭文化,匡人能把我怎么样?”
  笔记:这章有一个背景,《庄子》里记载这个故事,太长,不引述,大概是阳货欺负过匡地人,孔子和阳货长得很像,匡地人误把孔子当作阳货,才把他围住。孔子和阳货的关系很好玩,后面去说。现在明白孔子要驾车的原因了吧,他身上可是担负着文化复兴的担子,古代先贤文化被他整理收集在他身上,不做引导者做什么。单就这章来说,不知是孔子的坦然,身陷囹圄,不忘安慰身边人,还是在祈求上天保佑?
  9.6太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
  子闻之,曰:“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试译:太宰问子贡:“夫子是一个圣人吧?为什么有这么多的才能?”子贡说:“是老天要他当圣人,才使他有这么多才能。”
  孔子听见后,说:“太宰清楚吗!我年轻时候很贫困,才学会这么多东西。君子需要这么多东西吗?不多啊。”
  笔记:这章有两个很有意思的东西:一是孔子不认可自己是圣人,对自己拥有的才学来源归结于在年少时因贫努力学习获得,除了从实践中学习得来,还从古代文献中学习得来;二是孔子对自己拥有的才学是不满足的,“多乎哉,不多也。”《庄子》“生也有崖,而知也无涯。”孔子就没有“以有崖随无崖,殆已!”的悲观情绪,而是以在有崖中追求无涯为乐。
  9.7牢曰:“子云:‘吾不试,故艺。’”
  试译:牢说:“夫子说过:‘我没有试过,所以多才多艺。’”
  笔记:牢,郑玄认为是孔子弟子牢,《孔子家语》“琴牢,子子开,一字子张”。“试”就是把自己的学问用出来,简单说,就是做官。孔子为何不用,是没有机会还是不愿去试,大约诸国不用孔子,所以没有机会,他才有这么多时间去学习,因此“多艺”。
  9.8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试译:孔子说:“我有知识吗?没有。有粗鄙的人问我,我什么都不知道。于是我就这个问题头尾来仔细考察,终于知道自己没有知识。”
  笔记:“叩其两端而竭”有举一反三的意思,看来,“鄙夫”也不“鄙”,至少启发了孔子。孔子认为自己没有知识,是从别人问他的问题中考察得出的。真正有知识的人不会天天显摆自己的学问,孔子非常谦虚,对自己的学问还不满足,认为“不多也”。这篇有争议,钱穆先生认为,“有鄙夫来问于我,他心空空,一无所知,只诚慤地来问,我亦只就他所问。”李令先生认为,“我怀疑,他是说,在傻瓜面前,我一无所知。”杨伯峻先生认为俄,“我有知识吗?没有哩。有个庄稼汉问我,我本是一点都不知道的;我从他那个问题首尾两端去盘问,然后尽量告诉他。”李泽厚先生出发点与杨伯峻先生相似,只是在“叩其两端而竭”上,杨伯峻是就提问者问题告知对方答案,李泽厚先生是就提问者问题得出自己没有知识。根据孔子反求诸己的人生态度,我觉得李泽厚先生和杨伯峻先生的观点中肯,而李泽厚先生较之更深一层。(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