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宁高原兵传奇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刘莹 向淳 谢朝政 黄若佩
乌蒙山区是革命老区,地处“贵州屋脊”、乌蒙腹地的威宁自治县更是传递革命火炬的红色沃土,流传着很多感动人心的英雄故事。赓续红色血脉,在习近平强军思想的指引感召下,威宁儿女争相奔赴雪域边关,从高原走向更高地,书写威宁“高原兵”的新时代传奇。
谨以此文,为红军长征出发90周年献礼。
——题记
卫国戍边的威宁“高原兵”。
这是充满英雄传奇的红色沃土——
小学课文《金色的鱼钩》中老班长的原型人物王玉清,电影《上甘岭》中女卫生员王兰的原型人物王清珍,电影《高山下的花环》中主角梁三喜的原型人物王发坤,电影《西风烈》中“四大名捕”的原型人物,均来自“贵州屋脊”的贵州省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
这是传承革命精神的精兵摇篮——
赓续红色血脉,新时代的威宁各族儿女争相奔赴雪域边关和各地军营,一个个爷孙兵、父子兵、父女兵、兄弟兵的从军故事,汇集成近年来新兵进藏率超过50%、立功受奖率超过30%、成功留队率超过40%的立功群体,升起新时代卫国保家的闪亮群星。2021年,威宁成为贵州省唯一的“高原兵”一类储备区。
威宁“高原兵”这一响亮的名字,正成为贵州英雄儿女戍边卫国的新形象。他们踊跃投身军营,争相奔赴雪域边关,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用忠诚和勇毅唱响橄榄绿的“青春之歌”,成为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英雄儿女
“扎根极寒之地,鏖战欧洲之巅,用一次次冲锋挺起‘四有’新时代军人胜战脊梁,用一块块奖牌展示大国军人善战风采,你无愧为卫国戍边的‘雪域利刃’。”2024年1月23日,西藏军区举办第五届“固边稳藏标兵”颁奖仪式,给予贵州威宁籍军官王应学高度评价。
王应学2014年9月从威宁自治县中水镇上寨村应征入伍,继爷爷王开友、叔叔王波之后,成为王家“第三代西藏兵”。2016年至2023年,王应学5次走出国门,带领官兵鏖战赛场,多次以优异成绩将五星红旗插在欧洲之巅。
此间,他荣立二等功3次、三等功3次,被西藏军区表彰为“十大杰出士官标兵”,被陆军表彰为“四有”优秀军官。
莽莽乌蒙,巍峨磅礴;茫茫雪域,壮阔无垠。两地相隔万水千山,却因卫国戍边的时代使命紧密相连。来自威宁自治县的乌蒙儿女响应征召,踊跃奔赴更高更冷的雪域边关,勇立军功,谱写威宁“高原兵”的新时代传奇。
为了解码威宁“高原兵”现象,金秋时节,我们前往威宁探访。
地处“贵州屋脊”、乌蒙腹地的威宁自治县,平均海拔2200米,为贵州省平均海拔最高县;面积6295平方公里,为贵州省面积最大县;2023年末户籍人口161.25万人,为贵州省人口最多县。
我们采访威宁“高原兵”的第一站,是贵州省第五高峰西凉山下的双龙镇凉山社区朝阳组。
金秋9月的西凉山很凉。时值贵州各地秋收大忙季节,但最低海拔超过2400米的朝阳组,因气候冷凉,庄稼地里的玉米棒还挂着“红缨”。我们下午3点到达朝阳组时,正遇一群老人聚在家门口,享受阳光的温暖。
“她是我们寨子的‘歌星’,会唱很多革命歌曲。”在一家村民院子里,一位头戴毛线帽的老奶奶被当地干部重点介绍。
老奶奶名叫王佳美。虽然80岁高龄,听力仍然很好。我们与她寒暄,请老人唱歌。老人也不推辞,领着三位老姐妹唱了起来。《我和我的祖国》《骏马奔驰保边疆》《我是一个兵》……歌声传唱出老人们的自豪和振奋。
庄稼人爱唱军歌,这已成为当地良风美俗。
“我妈妈是那个年代少有的初中生,她是听着革命故事、唱着革命歌曲长大的。”老奶奶的儿子姬田荣与我们交流。
隔着约3米宽的硬化路,是一幅占据半块墙面,约4米宽、2米高的“从军四人画”。我们的交谈,就从这幅画上展开。
“这幅画上有三个军人是我家人,一个是我哥哥姬田文,一个是我侄子姬正龙,另一个是我女儿姬蝶。”姬田荣满脸喜悦,在他家里,两代人中有4个西藏兵。1981年,大哥姬田文去西藏服役,是全寨子第一个西藏兵;1990年,姬田荣也去西藏当兵,是寨子里第三个到西藏当兵的人;1995年,侄子姬正龙应征进西藏,是第四个西藏兵。“2019年,我22岁的女儿姬蝶大专毕业后又‘飞’到了西藏,成为寨子里的第一个女兵,分配到我曾经服役的部队。”姬田荣自豪地说。
朝阳组青年不仅爱从军,而且在部队争相立功。
在朝阳组现役军人赵海永老家堂屋里的三面墙壁上,绘有题为《黔动先锋朝阳寨》的“群英谱”。“群英谱”上,详细记录了军人们立功受奖情况。据统计,全组40多户人家至今共向部队输送21名军人,累计荣立一等功1次、二等功2次,三等功12次,受到各类嘉奖88次,朝阳组也成了远近闻名的“功臣村”。
朝阳组为什么这样红?恰逢在西藏服役的赵海永回贵州接新兵,我们对他进行了采访。这位31岁的青年,已荣立一等功1次、二等功2次、三等功1次、获得各种嘉奖13次,是威宁“高原兵”的佼佼者。
“小时候,寨子里当兵的长辈回家探亲,我们都要赶去看热闹。穿上军装的荣耀,太让人羡慕了。”赵海永说,从小就做着“从军梦”,并在生活中锤炼自己。
朝阳组百姓靠种地养畜谋生,孩子从小参与干农活是常事。小时候的赵海永,既是读书郎,又当放羊娃。
每天清晨,赵海永就要赶羊群上山吃“露水草”。两个多小时后,他便驱赶着吃饱的羊群回来,自己胡乱吃下几碗包谷饭,就背上书包跑向学校。3公里多的上学路,要花将近1个小时。
上山来回的放羊路,下山往返的求学路,不断“爬山”和“跑路”,为赵海永的从军之路锤炼了健壮的体魄。
“我刚到西藏部队参加训练时,跑得最快,战友们说我像‘小摩托’。教官看到我身体素质好,就经常给我增加训练项目。一天下来,要跑四五十公里。”赵海永说,高强度的训练,他很快成了“排头兵”。
赵海永从军最引以为傲的,是4次出国参加军事比赛,其中3次作为队长率队出征。
2018年,在“厄尔布鲁士之环”的国际军事比赛中,赵海永从断崖60米高空处踏空,瞬间坠落10余米。身体因遭受撞击而失去意识。10余秒后,他清醒过来,忍着浑身剧痛,带领团队继续向海拔5642米的“欧洲之巅”厄尔布鲁士山发起冲锋,并率先登顶。
军旅生涯的千锤百炼,赵海永从军的荣誉感和使命感刻到了骨子里,“当你走出国门那一刻,你的名字就叫中国。”
红色,是军人的本色,也是威宁人的底色。
“朝阳组是威宁自治县崇军拥军的一个缩影。”威宁自治县人武部政委张勇说,2018年以来,威宁“高原兵”荣立三等功以上达646人,连续6年立三等功以上人数破百,平均每年全县收到立功受奖喜报700余份。当地女青年也积极参军,2014年到2024年,威宁入伍女兵为27人,现役23人。今年初,威宁“高原兵”这一“功臣群体”被贵州省军区评为首届“黔动先锋”。
铁血丹心
在威宁采访“高原兵”,还得到“威宁小西藏”海拉镇走一趟。那里矗立着一座精神丰碑,传承着“乌蒙军魂”。
追寻如烟岁月,威宁是一块传递革命火炬的红色沃土。
红军长征时期,5000多名乌蒙儿女投身革命,威宁籍将军王玉清就是其中一员。王玉清跟随红军部队一起踏上长征路,转战大江南北,新中国成立后曾任福州军区司令部副参谋长、炮兵司令员,于2023年6月23日在福州逝世,享年102岁。小学课文《金色的鱼钩》里老班长的原型,就是王玉清将军。
抗美援朝时期,威宁热血儿女积极报名参军。上甘岭战役中,从小在威宁长大、17岁参军入伍的湖北籍女战士王清珍,在坑道病房里护理20多名重伤员的事迹撼动人心,她荣立个人二等功。2014年第三版《秦基伟回忆录》第301页中,将军用一段话深情记录了王清珍的事迹。电影《上甘岭》中卫生员王兰的原型人物,就是王清珍。
改革开放之初,南方边境作战打响,威宁从军儿女踊跃奔赴前线,威宁籍战士王发坤为国捐躯。电影《高山下的花环》中主角梁三喜的原型人物,便是王发坤。
我们前往海拉镇,就是去瞻仰王发坤故居,拜访他的遗孀李金花。
去海拉的公路很长,近百公里的通乡油路弯弯拐拐,花了两个半小时。海拉过去被称为“威宁小西藏”,其境内的平箐梁子,海拔2879.6米,是贵州省第二高峰。海拉山高谷深,沟壑纵横,土地贫瘠,是威宁境内生存环境最为艰苦的地方。
王发坤的故居在海拉镇新村村。故居是一栋泥墙老瓦房,现在成了陈列室。室内,摆放着王发坤生前的立功喜报、二等功奖状、军装等遗物。遗物不多,却有着沉甸甸的分量。
思绪,跟随李金花老人的深情回忆,飞越到那段难忘的岁月。
1946年出生的王发坤和1952年出生的李金花,从小就情深意笃,并成为一对恋人。1968年,王发坤光荣参军入伍。
爱情让他们心心相印。1974年,王发坤在部队升任副连长,并加入中国共产党。李金花也在老家成为一名共产党员。
也就是1974年春天,当洁白梨花绽放的时候,王发坤和李金花举行了婚礼。婚后,他们的儿子王远碧、王远苍相继出生。王发坤继续在部队服役,李金花承担孝敬公婆和抚养孩子的重担。
1978年,由于公公刚去世,婆婆体弱多病,李金花独自一人撑起一个家实在辛苦,王发坤决定转业回乡,并联系好了工作。
正当王发坤办完退伍手续,即将返回家乡时,南方边境烽烟骤起,部队驻地领导希望王发坤推迟转业奔赴战场,王发坤毫不犹豫地响应召唤。
1979年2月17日,身为连长的王发坤所在的机炮连奉命作为先头部队,王发坤为了保护战友不幸牺牲,生命定格在了33岁。王发坤被组织追记二等功,1983年被民政部追认为烈士。
王发坤从军的感人事迹,被作家李存葆塑造成小说《高山下的花环》中主角梁三喜,随着电影《高山下的花环》上映,电影主题歌曲《望星空》等军旅歌曲的传唱,感动了几代人。
而鲜为人知的是,军嫂李金花为完成丈夫遗愿,在蛮荒贫瘠的大山里与贫困作战,含辛茹苦撑起一个家,让人感动唏嘘。
英雄丈夫走了,李金花成了家中顶梁柱。她起早贪黑地劳作,精打细算地持家,给婆婆养老送终,偿还家里盖房子和为公公送终时留下的2000元欠债,抚养两个儿子长大成人。这位党员身份的烈士遗孀,怕给组织添麻烦,除了接受烈士遗属抚恤金等政策性待遇外,没有向组织提任何要求。
李金花不向组织“叫苦”,但组织不会忘记英雄一家。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决胜脱贫攻坚战斗打响后,海拉镇党委、政府加大了对李金花一家的帮扶力度,给他们家建起了两层楼房,置办了家具,硬化了院坝,为李金花老人落实了每月3000多元的优抚金、1000多元的低保待遇。李金花的两个儿子也通过政策扶持脱贫致富,他们一家的日子越过越有滋味。
走出王发坤烈士故居,我们仰望莽莽苍苍的乌蒙大山,王玉清、王清珍、王发坤等一个个战斗英雄,用铁血丹心铸就了巍巍军魂,在乌蒙之巅闪耀光芒,激励着一代代乌蒙儿女走进军营,苦练本领,建功立业,保家卫国。
金色盾牌
《高山下的花环》树立一座让人景仰的精神丰碑。而在梁三喜的原型人物王发坤的家乡,红色火炬继续在热血儿女手中传递。
就在王发坤牺牲的第二年,海拉镇青年王俊卿应征入伍,转业后成为守护乌蒙高原的“追逃猎手”,让犯罪分子闻风丧胆。王俊卿因此荣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等殊荣。电影《西风烈》中“四大名捕”千里缉凶的故事,来源于威宁自治县公安局追捕中队队长王俊卿带领民警追逃缉凶的事迹。
去海拉镇采访那天,我们邀请退休不久的王俊卿作向导。这位一米八五的壮汉,年过花甲仍然英姿飒爽。
重回故土,往事清晰如昨。王俊卿领着我们登上高高的平箐梁子,感受威宁民谣里“白云当披毡,狂风当马骑”的豪情;下到峡谷深深的牛栏江边,重温往昔岁月踏平坎坷的成长足迹。
出生在海拉镇海兴村的王俊卿,家中兄弟姐妹九人,他排行老三。少年时代,因为家里穷,王俊卿一年四季几乎穿草鞋,姐姐做的一双布鞋,要冰天雪地时才舍得穿。那时,几角钱的书本费往往愁坏了父母,懂事的王俊卿,假期主动去煤厂背煤炭,50斤煤炭能换来1元钱酬劳。
海拉边远,从部队回到村里的军人,谈着军旅见闻,成了当地人钦羡的对象。王俊卿个头高大,当兵是他从小就有的理想。1978年,王俊卿在海拉镇初中毕业,考上了高中,要到40公里外的观风海中学读书。当时由于没有公路,求学的单边行程要翻山越岭七八个小时。深深的V字形河谷、险峻陡峭的羊肠路,磨练着他的意志。
“我在观风海中学读书时,每个星期六回一次家背包谷面,顺路给海拉供销社背一箱50多斤重的电池,得到5块钱的劳力费,刚好解决灯油钱、菜钱和租房费。”站在山高谷深的通车公路边,王俊卿回忆往事。
1980年秋天,高中毕业的王俊卿获悉征兵消息,如愿报名参军,乘上了从贵州水城站开往山西太原的绿皮火车,成为一名光荣的铁道兵。
1984年1月,铁道兵部队集体转业并入铁道部,王俊卿的身份变为铁路工人。他通过考试,当上了铁路警察。1987年,王俊卿被分配到沈阳铁路局吉林铁路分局。尽管业务拔尖,但抵不过思乡心切,他提交了一份调动申请。1988年12月,王俊卿调回了家乡威宁自治县公安局。
从军营到警营,王俊卿一步一个脚印,从普通民警干起,当过派出所副所长、所长、110巡警队指导员,最后走上了刑侦大队追捕中队中队长的岗位。他带领3名身怀绝技的警察,开启了追捕逃犯的传奇生涯,被威宁人亲切地称为“四大名捕”。
这是像影视剧情一样惊心动魄的“亮剑”故事。1999年10月16日,追捕中队成立不久,上级公安机关下达指示:威宁自治县公安局务必在年内把潜逃多年、血债累累的要犯周某权抓捕归案。
提起周某权,威宁东风镇一带的群众闻之色变。此人身高超过1.8米,体重100多公斤,凶狠异常,被当地人称为“毛公牛”。
接到重任,王俊卿率领追捕中队的同志制定了周密的作战方案,深入云贵两省多地调查走访,得知周某权躲在云南省昭通市公鸡山的密林深处。追捕中队在当地警方的协助下,连续3个昼夜冒着风雪蹲守在周某权平时下山必经的母鸡沟丛林里。第3天深夜12点左右,目标终于出现,经过近40分钟的生死搏斗,终将这个作恶多端的罪犯抓获。
金色盾牌热血铸就。作为乌蒙高原上的“追逃猎手”,自1999年4月成立追捕中队以来,王俊卿率领追捕中队同志抓获本县和协助外地抓获“三逃犯”及各类犯罪嫌疑人900余人,办理各类刑事案件1200余起,摧毁各类犯罪团伙185个,为国家和人民挽回经济损失1000多万元,为维护社会稳定,守护一方平安,作出了突出贡献。
一晃30多年过去了,王俊卿迎来退休。他用赤胆忠心写就的“传奇人生”,被贵州、云南军营和警界的小年轻们津津乐道,激励着他们爱岗敬业、勇做尖兵。
“霹雳手段惩治罪恶,菩萨心肠服务群众。这是业界公认的王队从警生涯的速写,告诉我们如何才对得起这身警服和群众的期盼。”曾当兵两年的威宁自治县公安局治安大队大队长马子寒,就是在王俊卿的故事和精神感召下,从一名优秀退伍军人成长为警界新秀。2023年,马子寒在全省公安机关夏季治安打击整治行动中成绩突出,荣立公安部表彰的个人一等功。
巍巍乌蒙山,滔滔牛栏江,一名军人一支歌,多少传奇写不尽!在党领导的队伍里,一代代威宁兵严守纪律、刻苦训练、快速成长、屡立战功。从军营转业后走上了民警岗位,担当金色盾牌,书写守护一方平安的精彩答卷。
精兵摇篮
“十五的月亮,照在边关照在家乡……”9月17日傍晚,中秋佳节之际,“高原明珠”草海之滨的威宁县城,皓月当空照,天涯共此时。军嫂金兰听着军旅歌曲,备好饭菜,安排两个年幼的孩子坐好,便通过微信视频,拨通丈夫赵太龙的手机,一家人互相祝福问候。
相隔云山千万里,每逢佳节倍思亲。结婚9年来,金兰和丈夫赵太龙聚少离多,视频电话成为了彼此排解思念的办法。
赵太龙,一位驻守雪域高原多年、多次立功受嘉奖的威宁男儿,和金兰是高中同学,因同样爱好文学暗生情愫。入伍后,赵太龙鼓足勇气向金兰表白,而金兰也是爽快地接受“玫瑰之约”。2015年10月,两人喜结连理。
结婚后,夫妻俩隔空守望。爱上一个“不回家的人”,金兰情比金坚:“当兵是他一生的梦想,我愿为他守一辈子家。”
在威宁人眼中,军人是公认的婚恋良配。“四个轮子新又新,跟哥要跟解放军。要学辣椒红透顶,不学花椒起黑心。”威宁山歌有这样的唱词。
在赵太龙夫妇的有意撮合下,金兰的妹妹金秀芬和赵太龙的堂弟赵海永相识结缘。一对“姐妹花”嫁给一对“兵哥哥”,成为威宁人口耳相传的佳话。
军人这一特殊职业,军人、军嫂常年过着“牛郎织女”般的生活。没有特殊任务的时候手机传情;遇上有任务,两个月联系不上,心头发慌,就靠一遍遍翻看丈夫留在家里的勋章和荣誉证书排解思念。但一拨通手机,金兰、金秀芬两姐妹总是说:“家中一切都好,在部队好好干。”
一位位和金兰、金秀芬姐妹一样的威宁普通军嫂,无怨无悔替军人丈夫挑起家庭重担,成为这些热血男儿全身心保家卫国的坚强后盾。
威宁子弟眼中最灿烂的青春,是一个个身穿迷彩军装生活、训练、坚守岗位的年轻身影。曾荣立二等功的老兵王磊说:“威宁年轻人青春的底色就是军装的颜色。”
2015年,来自炉山镇炉山村的王磊,到条件艰苦的西藏边境戍守,每次升起国旗,浑身总会热血沸腾。2023年,王磊依依不舍脱下军装,转业成为龙场镇农业服务中心一名工作人员,“战位”从雪域边关转换到乡村全面振兴一线。“学生娃都晓得当兵好,锻炼人、待遇好、有盼头,县里每年报名参军的青年很多,竞争激烈。”王磊说。
在平均海拔2200米的威宁,当地青年从小适应高海拔地区气候条件,身体强健,身体素质出色。威宁根据高原部队用人需求,不断优化优质兵员选培机制,开展有针对性的训练培养,为高原部队输送大批优质兵员。
铁血军营百炼成钢,报国保家巾帼不让须眉。2021年,家住“兵窝窝”朝阳组、从毕节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毕业的女青年姬蝶通过参加遴选,成了寨子里第一位女兵,来到了父亲曾经服役的部队。凭着艰苦磨炼,如今她已受到3次嘉奖。“从小听着军歌长大,羡慕父辈和哥哥们一个个成为军人,也梦想长大后能当兵。”姬蝶自豪地说。
日子先苦后甜,就像威宁人最爱的苦荞饭,这是威宁“高原兵”脱颖而出的朴素理念。从事苦荞系列产品生产加工的退役军人赵庆吉,凭着军旅生涯练就的精气神,20多年打拼成全县数一数二的民营企业家。“人生需要吃苦精神。当兵苦,苦中有奔头。”这句话常挂在赵庆吉嘴上,他不仅积极为公益事业捐资,还吸纳了10多名退役军人就业。
从军报国的热血,在6000多平方公里的威宁大地上涌动,滋养着一个个鱼水情深的“双拥”故事,如春风里姹紫嫣红的杜鹃花,如夏日里油画般绚丽的荞麦花,在乌蒙高原尽情绽放。
从军时勇立军功,退役后“化作春泥”。邓招香、朱锡龙、施绍鹏、卯雄、赵海云、马敬……这些肩负接力传承的老兵,响应召唤担任民兵训练的“金牌教头”。在2022年贵州省军区民兵第三阶段检验考核中,作风顽强、训练有素的威宁高原民兵拔得头筹。
高规格送新兵入伍,是每年威宁人最盛大的节日。9月14日,在2024年秋季入伍新兵欢送大会上,宣讲团成员、荣立过一等功的退役军人邓招香的弟弟邓招侣也在新兵行列。听着邓招香讲述军旅故事长大,邓招侣也立志进军营、誓让青春无悔。
雄哉!壮哉!伟哉!一位位威宁籍现役军人犹如乌蒙山区的一块块高品位铁矿石,在部队大熔炉百炼成钢,在雪域高原争当新时代强军伟业的标杆楷模。
这一英雄群体让威宁成为精兵摇篮,军人成为威宁人尊崇的职业,退役军人成为威宁人尊重的人。相关部门对荣获一二三等功的现役军人,提供专项资金奖励;多家地产企业对军人家属购房,推出大幅优惠福利;县城各幼儿园、各小学为军人子女就近入学提供最大化便利;军人退役之后有保障,就业创业不愁。
强军战歌嘹亮,卫国誓言铮铮。威宁“高原兵”是贵州兵的杰出代表,红军长征播撒下的革命火种熊熊燎原,红色基因融入威宁人的血脉之中。近年来,威宁儿女踊跃从军,淬炼出一个个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一代革命军人,他们奔赴雪域边关镇边守戍、流汗流血,无愧于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乌蒙山之巅,顽强生长着扎根岩峰的马尾松,风霜雨雪中坚毅挺立、护卫泥土,就像坚韧不拔的威宁“高原兵”。而在威宁一座座高入云端的山头,又矗立起一排排银灰色的“大风车”,在吞风吐电中谱写出“白云当披毡,狂风当马骑”的新故事,映照着威宁儿女忠勇向上的家国情怀,辉映着威宁“高原兵”的品格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