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共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委员会
总第3592期
 
关于威宁每日新闻
  • 出版时间:每周一、二、三、四、五
  • 投稿邮箱:wnbxw@163.com
  • 联系电话:0857-6222668
  • 地  址:贵州省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海边街道养生基地一号楼五楼
论语读书笔记 (连载)
新闻作者:肖林  发布时间: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论语(共二十篇,五百章)
  什么是《论语》?《汉书·艺文志》说:“《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作纂,故谓之《论语》。”论语,就是经过整理的孔子对话录。李零先生根据马王堆考古出现“论语”一词推测,《论语》在战国早期(公元前479-372年间),已经成书。传统认为,最先出现的版本,是汉朝《古论》《齐论》和《鲁论》,三个版本篇幅不同,分别为21篇、22篇和20篇,今本的《论语》,源自《鲁论》。
  从古至今,《论语》各种注疏有三千余家。经过查阅对比,古人注疏中,选取南朝梁皇侃《论语义疏》和宋朝朱熹《论语集注》。今人解读中,选取钱穆先生《论语新解》和李泽厚先生《论语今读》,作为重要参考书目,来阅读理解。又增李零先生的《丧家狗——我读〈论语〉》和南怀瑾先生的《论语别裁》,辅助书籍主要是《仪礼》《礼记》《大学》《中庸》《史记》《孔子家语》《说文解字》,以及《金枝》《自由与偏见》等中西方书籍,参考知网上的部分论文,书籍版本均是中华书局出版。章节、段落、句子和标点,按李泽厚先生划分,没有其他意思,只是个人比较喜欢李泽厚先生而已。每一篇开篇,有一小段文字,并非对该章的总结,只是谈谈我的理解,针对整部书,以方便贯通。每一章,我都采取原文,加试译,加笔记的方式进行。试译,因很多翻译,经反复查阅理解,想尽量用今天语言说出来,又保持本义,但因能力不足,译得晦涩,所以称试译。笔记,简单记述理解,或者对一些难以理解的词、句,做进一步说明。最后放两篇小短文,以完成对《论语》的阅读。这是我第一次尝试以这种方式阅读古籍,我想以后还会有更多。
  我倡导读《论语》,一是“千万不要把人生观和价值观当做一个哲学命题来讨论,徒托空谈,无补实际。一切人生观和价值观,离开了责任感,都是空谈。”(出自季羡林《我的人生感悟》)二是在当代,我们怎么会走入现在的境地,未来的出路又在哪里,非常值得深思。如果弄不懂来路,所有的批判都是发牢骚,没有任何意义。当然,我个人没有就此而得出建设性观点,这类活,还是交给专业人员。
 
学习第一(共十六章)
 
  儒家是典型的入世学说,倡导人在此世间的作为。我原来读《论语》,更多是把章节当作格言来读,遇到读不懂的,也就翻翻,不求甚解。有一次,在县图书馆,随手抄起一本《论语》,发现其中有明显的错误,于是,产生了仔细阅读的想法。读第一遍时,粗浅发现孔子的学说,都在说人生学习和使用,没有宗教的因果论,那么为何称儒学为儒教?这促使我开始从各种注解介入,开始精读论语。李泽厚先生在《论语今读》中提出:以儒学为骨干的中国文化精神,是“乐感文化”,关键在于对“一个世界”的设定,不谈论、不构想超越此世间形而上的世界,或地狱天堂,呈现出实用理性。因特别喜欢西方哲学,故对这个说法,我深以为是。从该篇第一章就可以看出,孔子的学习,是终身之事,以此为乐。贯穿于整部书关于学以致用,均是在今生今世的使用,深合我重视当下价值的想法,明天和未来,来世或前生,都是一个虚幻的概念,不可辜负今天和今生的分分秒秒,在此时此刻获取人生的价值,才是人生的意义。
  1.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试译:孔子说:“学习并反复践习,不是很愉快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吗?人不了解我,我不烦恼生气,不是君子吗?”
  笔记:这是整部书的开篇,我以“习”展开来说,《论语集注》“习,鸟数飞也。学之不已,如鸟数飞也。”《论语新解》“习者,如鸟学飞,数数反复。”学习这件事,是反复练习才有所得,子夏进一步阐发:“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以,可谓好学也已矣。”每天都学新知识,每月不忘旧知识,可见人无天才,若无后天勤奋,一切妄谈。孔子要求人们这样对待学习,他自己也做到了。《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在卫国向音乐大师师襄子学习古琴,反反复复练习一首曲子,师襄子三次劝他可以学新曲子他都没有停止,直至感受到音乐背后的深意,让师襄子颇为感慨。更深层次的还在“人不知而不愠”,对于求学之人,不求显达,默默无闻,一般学者难以到达,按今天的语言,学有所成,也要学会面对孤独,这种孤独,“知我者其天乎”(14.35)!可以说这一章,充分体现了“反求诸己”《孟子·离娄上》的自我修养。在《论语》中,大量关于学习的观点,构建起了一个完整的孔子教育观,而且至今不衰,这是《论语》富有生命力的缘由之一。
  1.2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试译:有子说:“如果一个孝敬父母,尊敬兄长,而喜欢冒犯上级的,一定很少了;不喜欢冒犯上级,而喜欢造反的人,从未有过。君子在根本上下功夫,根本建立了,人道就产生了。孝敬父母、尊敬兄长的人,是仁的根本!”
  笔记:这章是有子说的,有学者考证,《论语》可能是子有、曾子的弟子所记载,故有子的话放在这里。这章出现了几个孔子的关键字,“孝”“道”“仁”“君子”,“仁”“道”“君子”,放在后面去说,这里先说“孝”。孝,《说文解字》“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在甲骨文中,“孝”也被看作“从老、从子”,所以,从古代造字的角度看,“孝”的本意应该是解释人类的反哺行为,人的这种本性就是动物本性的延伸,这样,我们就可以理解,“孝”是一种本性,这种本性可以理解为人性光辉的一面,至纯至善的感情。儒家有一本书叫《孝经》,是孔子弟子曾子写的,在《仪礼》中,也有关于孝道的阐述,孔子的“孝”,远远超过了本性,孔子对如何施孝,考订周礼,作了大量繁文缛节的规定,譬如守孝三年。延伸到政治上,推己及人,产生了以孝治国的理念,本章以这个意思来说明,个人德行修养是人性的根本(本,在本章外在体现为孝弟),这关系社会秩序稳定,整部《论语》,都是围绕“本立道生”来谈,可以说,孔子这一根本理念,影响了后世国人的人生价值取向,和中国历史上的政治局面,后面会逐渐扩展开来讲。
  1.3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试译:孔子说:“花言巧语,虚以颜色,很少有仁的!”
  笔记:这章出现三个关键字,“仁”放在后面讲,这里来看看“言”和“色”,《论语义疏》“巧言者,便僻其言语也。令色者,善柔其颜色也。”孔子十分重视语言和容色,认为语言是内在的外显,这章与“刚毅木讷近于仁”(13.27)对比,立竿见影,一个鲜仁,一个近仁,在孔子世界里,“辞达而已矣”(15.41),谨言慎行,不可文过饰非,一个对语言都把持不住的人,如何修身立德。从《礼记》“俨若思”“齐颜色”等语句可以看出,孔子对人面容要求是严肃的,因为他认为,面容是内在的外显,不可过分装饰,必须真诚流露。所以,君子还是务本道立,不可巧言令色。就今天生活经验而谈,巧言令色之人,不可深交。
  1.4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试译:曾子说:“我一天三次反省自己——为人谋事是否忠诚?和朋友交往是否信实?老师传授的道理是否温习?”
  笔记:经典章节,反求诸己体现。一个人反复检查自己的行为、学识,是否有错误,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孔学要求到达这个地步,目的是“务本”。“日三省吾身”,孔学谈论的很多道理,多是这样,生活中点点滴滴,看似简单,实则不易。这章出现“忠”“信”,都是《论语》重要德行科目,为后续理解,这里“忠”“信”都讲。先讲“忠”。“夫子之道,忠恕而已”(4.15)。足见忠在孔学中的地位,古人拆字解释,“人心为忠。”《说文解字》“忠,敬也,尽心曰忠。”《论语集注》“尽己之谓忠……竭尽而无余之辞也。”可见,忠就是对人、对事都要尽心尽力。在论《论语》中,忠是一种优秀德行,但孔子的“忠”是有限度的,当对方道德操守败坏,那可以不忠,如继续,那就是“愚忠”。否则,商失周行,周文王、周武王的行为是叛乱,孔子一定要其对口诛笔伐。再谈“信”,信就是信实、诚信之意,信与仁、义、礼、智并称为儒家“五常”,“‘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17.6)。“信则民任焉”(20.1)。孔学的“仁”是最高的道德准则、道德标准、道德境界,信则是实现仁的途径之一,足见信的价值,一方面是内圣需求,行教化之用,以此完成高尚的道德修养和理想的人格培养,这就是“学即务本”之“本”;另一方面是外王需求,是利国利民、治国安邦的手段,孔学中,这两者的关系相辅相成,内圣在前,外王在后,无内圣就无外王。
  1.5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试译:孔子说:“领导有千辆兵车的国家,临事专一有信,节省开支,爱护民众,使用民众,顾及耕种时令。”
  笔记:这章触笔政治,讲述为政之道,关于孔子政论,孔子政治主张的性质,计划讲完孔子德目讲完再谈其政论,略提一笔,后面不再赘述。这章提到“敬”“信”,“信”已讲过,讲“敬”。有人把儒敬、道静,佛净进行对比得出“敬而进,静生境,净如镜”的结论,这从侧面佐证了儒家在此世界的进取精神。敬字是《论语》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德目,各种注解中,没有统一解释,都是视情况而言,整体看,大抵有恭敬、谨慎、敬畏的意思,本章是谨慎之意。从《论语》可知,大凡用在恭敬、敬畏上,都有“礼”的因子在里面,《论语今读》“敬……源起于巫术礼仪中对上帝鬼神的尊敬畏惧,理性化后转为生活态度……。”第一次读到这句话时,颇为震撼,因在动手写《论语》读书笔记之前,我仔细阅读了英国人类学家詹姆斯·乔治·弗雷泽《金枝》,想以他的理论解构“礼”,以批判孔礼不合时宜之处,没想到李泽厚先生更深一层,以巫术礼仪理性化来解构《论语》中的德目。今天审读《论语》,这种方向十分必要,这也是我的笔记中大量引用李泽厚先生观点的原因。
  1.6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试译:孔子说:“弟子,在家孝顺父母,在外尊敬兄长,谨慎而诚信,博爱众人,亲近仁人。做完还有剩余力量,就努力学习书本知识。”
  笔记:孔子很注重个人细微行为,这些小事是人处事准则,是礼制的体现,更重要的是成就仁德的重要基石。就“行有余力”来看,这章隐含质胜于文之意。
  1.7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试译:子夏说:“重视贤德胜过容饰;侍奉父母,能竭尽自己力量;侍奉君王,能奉身尽职;和朋友交往,能信守承诺。虽说没学过,我一定说他已经学过了。”
  笔记:这章说学以致用,在德行和学问上,孔门更重德行。《论语》大多章节能见汉语魅力,直接不翻译就能看懂,但一些章节还是很难翻译,譬如,贤贤易色,两个贤字,我是查阅了很多注释,结合自己的理解翻译,色字,我以清代毛奇龄“注书最患添出,如‘贤贤易色’,何注与朱注皆曰易其好色之心。”而摈弃翻了译为好色这一说法,以“容貌”取代,加以颜色引申为华丽修饰之意,翻译为容饰,虽然很拗口,但勉强能表达意思。这就是我把翻译说成试译的原因。这章来说“君”字,不引申说“君子”,君子这个概念很重要,单独讲。《论语别裁》大意:君原本非君王,上为尹下为口,尹是一个人拿着一根拐杖的意思。拿着拐杖,代表年纪大了,是道德学问很高的代表(另有说杖为权杖,权力象征,无不妥,但我还是取南怀瑾先生之说,毕竟,古代部落权力,要披着德行的衣裳,方可实现),所以称君,如古代书信,尊称对方为某君,从道德上尊敬对方。据此,君译为君王,是因这个职位,理想中属于有德者居之。
  1.8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试译:孔子说:“君子不厚重,就没有威严,所学习的就不稳固。以忠诚信实为主。没有朋友不如自己。有了过错,不要害怕改正。”
  笔记:这种章节最难读,没有生僻字,却十分难理解,望文生义,不知其意,仔细揣摩,又觉得牵强附会。要和前几章结合起来理解,重就是本,威就是容,本立道生,无本不威,学也不固。这好比是病(君子不器),知道病症(则不威、学则不固),那就要治疗,开药方(主忠信),口服还是外敷(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忠信作为本的外在体现,无友不如己,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孔学不像宗教,要静坐修养,更多是在行为中去实践,这就是首章中“乐”和“悦”的来源,人啊,乐,在今生,苦,亦在今生。
  1.9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试译:曾子说:“认真对待丧事,和祭祀,民众品德就会厚实起来。”
  笔记:《论语集注》“慎重者,丧尽其礼。追远者,祭尽其诚。”谨慎对待死亡,宗教最为明显,因事关死者来世,以及死者灵魂对活着的人的影响。但是孔学中,认真对待丧事,不为来世,不为灵魂,为的是孝,就是人性光辉的一面,这个东西孔子称作“仁”。仁有很多表现形式,孔门把“孝”作为首要位置,“孝”又以各种丧“礼”(礼制)的形式表现出来,这是“本”,本立道生。对个人而言,“内圣”是否达成,很关键。从“民德归厚矣”来看,“慎终”“追远”需要从政者去做,孔门确实“一以贯之”,其治理思维是推己及人,上行下效,后面具体展开讨论。
  1.10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试译:子禽问子贡:“老师每到一个国家,一定打听政治,是他想当官?还是想参与政事?”子禽说:“他以温和、善良、恭敬、俭朴、谦让得到的,他要求的方式大概与别人不同吧?”。
  笔记:温良恭俭让,又是几个关键的目,《论语新解》“温,柔和义。良,易善义。恭,庄顺义。俭,节制义。让,谦逊义。”这五者与上文“忠信”一样,是孔门接人待物的基本准则,其根本是蕴含在内在德行的外在表露。在这里,与道家相比,儒家入世的特征就很明显了,郑汝谐:“夫子之求,非乐人之求也,求行吾道以泽天下尔。”
  1.11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试译:孔子说:“父亲活着,观察他的志向;父亲去世,观察他的行为;三年不改变父亲生前行事方式,可以说孝了。”
  笔记:这章注释不一,颇有争议。核心有两点:父之道无道,改否?三年之期,意义何在?孔子重视经权之道(具体放后面去说),但就“孝”这一问题上,却无甚“权”可言。“吾闻诸夫子,孟庄子之孝也,其他可能也;其不改父之臣与父之政,是难能也”(19.18)。他重德行,但在孝上,没有明确有德守之,无德改之。“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17.21)。守丧三年更是坚守不退让,虽有理由,却有矛盾之处。这是孔子最让人费解的地方,如此坚守,以至于守孝三年,封建时期发展为“丁忧三年”,在民间,至今依然存在。李泽厚先生说这是远古部落遗迹,言外之意就是无意义。
  1.12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试译:有子说:“礼的作用,恰到好处最为珍贵。古代圣贤君王的规矩,算完美的;大事小事。有不可行的,如果为了恰当而恰当,没有礼节,也是行不通的。”
  笔记:这章出现儒家两个大概念,“礼”和“和”,在儒家思想体系中,占据十分重要位置,“礼”后面要着重阐释,这里来讲“和”。和,中庸之道。《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庸集注》“中庸,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我邻居祖传铁匠手艺,贴有门联:“风吹一炉火,铁打四方财。”打铁讲究的就是火候的控制,特别是淬火的时候,其温度,多一分则软,少一分则硬,中庸之道,讲究的就是这种火候的把握,也就是度的把握,做人做事的分寸拿捏。这章在具体实践中,提出一个要求,“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难能可贵,中庸过头,就是和稀泥,那是不行的,这是经权之道。
  1.13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试译:有子说:“有信用接近道义,才能履行承诺。恭敬符合礼仪,才能远离耻辱。所依靠不失去亲人,才可以效法。”
  笔记:《论语集注》“言约信而合其宜,则言必可践矣;致恭而中其节,则能远耻辱矣;所依者不失其可亲之人,则意可以宗而主之矣。”这章继续谈实践中的中庸之道,孔子的每一个德目,无绝对性可言,实践时都要把握好使用的尺度。这章出现“义”,儒家重要德目,“义”,从文字上讲,无论是象形、会意还是形声,都与祭祀有关,引申为礼仪,是礼的具体形式。《礼记》“义,宜也。”抽象化为时宜。在《论语》中,扩展至“理则”“正义”等范畴,已经成为个体的行为准则、责任,这包含了行为的规范和道德的自律。这章还谈到“耻”,耻在儒家中是一个很重要的科目,就《论语》而言,孔子对耻只是建立,就耻言耻,停留在不可行的层面,没有深入讨论。孔子之后,特别到孟子这里,对耻的讨论,就具体深入了许多,上升到知耻以成德的高度,这里不具体深入讨论。
  1.14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试译:孔子说:“君子不追求饮食饱足,住所的安逸,勤勉做事,谨慎说话,接近有道德的人来修正自己的是非,这就算是好学了。”
  笔记:《论语新解》“不求安饱,志在学,不暇及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乐亦在其中……于事当勉其所不足,於言当不敢尽其所有余……又就有道而正之,始可谓之好学也。”读《论语》,感受孔子入世的积极意义,子曰:“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乎已”(17.22)。人生于世,当竭力奋斗,不可虚度光阴,以天下为己任,才是君子所为,即使无可为,宁愿下棋也不可碌碌无为,孔门的这种生命责任感,推及之天下责任感,造就了中华民族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伟大民族精神。
  1.15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试译:子贡说:“贫困不谄媚,富贵不骄傲,怎么样?”孔子说:“很好;但不如贫困却快乐,富贵却好礼啊!”
  子贡说:“《诗经》说:‘像切割像锉刻,像雕刻像打磨。’讲的是不是这个道理?”孔子说:“子贡啊,可以和他谈论诗了,告诉过去可以知道未来。”
  笔记:孔安国:“能贫而乐道,富而好礼者,能切磋琢磨者也。”子贡是孔子弟子中最聪颖的,最富贵的,孔子在教育子贡时,有意引导他深入修身养性,可以看到孔子启发的教育方式,告诸往,知来者。孔子说乐,与“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1.1)相同,此世间的快乐,莫大于此,读孔子的积极意义就是在此,何必去追求虚妄的来世。
  1.16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试译:孔子说:“不忧患别人不知道自己,担心自己不知道别人。”
  笔记:与“人不知而不愠”呼应,学习务本,不应以求名为目的,应为经世致用。
 
为政第二(共二十四章)
 
  如果要研究孔子的政治思想,这一篇颇为重要,孔子的德治思想在此处得到集中的阐释。孔子政治主张,可以用“以德为主,寓法于礼”概括,德,就是仁德,礼,就是礼制。德行,孔子最为尊崇尧、舜、禹,文、武王。 我查阅了人类学的很多论文,在尧舜禹远古时代,是学者公认部落时代,到夏朝,也是部落联盟期,商朝是中国从部落到国家的过渡期,周朝是中国从部落形态向国家形态转变期。所以,孔子尊崇的三代社会秩序,是完整的部落秩序,或多少带有部落秩序痕迹在里面。维持秩序部落的根本,就是巫术礼仪(后面会讨论,这就是孔子的礼)规则,经过周公姬旦的提炼,形成一套完整的礼仪制度(李泽厚先生称之为巫术理性化),现在的《周礼》,记载祭祀的礼仪,多少含有巫术的意味在里面。孔子就是把巫术的力量,转换为道德的力量,以民众对巫术的敬畏(对自然力量无知的恐惧)带来的部落秩序稳定,转化为提升民众道德修养(私德)以自觉遵守社会规则(公德),从而达到理想的社会治理效果。这就是孔子“以德治国”的本质所在。这种观念的弊端,主要是对权力的认知不够,部落时代的君权和神权(祭祀权)完整保留下来,外在表现的礼制不具备强制力,依旧靠道德来约束无法完成。虽然孔子看到了刑罚的作用,但在整个孔子政治学说中,刑罚地位不足以撼动礼制规则,况且有些不合时宜的礼制还披上道德外衣合理化了。把道德作为治理国家主要力量的弊端就在于此。
  2.1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试译:孔子说:“以德治国,就像北极星,坐在中间那个位置,被群星拱卫着。”
  笔记:《晋书》“北极,北辰最尊者也。”冯时在《中国天文考古学》中阐释考证,北辰,从石器时代开始,在古人生活中,地位是极高。以北极星位置,喻德在治国中的重要性,足见孔子对德行的看重。《论语今读》对这章的解读最为精彩,太长不宜全部搬过了,引一段供参考理解,“远古的宗教、伦理、政治三合一,便演化为一种泛道德主义而成为思想主流,延续两千余年。泛道德主义将宗教的人格追求、心灵完善与政治学的秩序规范、行为法则混同,融合、统一、组织在一个系统里。在这里,形式原理是实质原理。从孔、孟时代一直影响到今天。”
  2.2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试译:孔子说:“《诗经》三百零五篇,一句话就可以概括了:‘至纯至善,没有邪念’。”
  笔记:《诗经》是孔子删定的,分“风雅颂”三类,汉何休说《诗经》,“男女有所怨恨,相从而歌,劳者歌其事,饥者歌其食”,孔子重视《诗经》,因为《诗经》在个人道德的塑造上有积极作用,而内圣的完成,是外王的必要条件。也许这就是这章位置紧随前章的意义。
  2.3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试译:孔子说:“用政令来引领、引导,用刑罚来整治、规范,民众只知道规避刑罚,心无羞耻;用德行来引领、引导,用礼制来整治、规范,能知道羞耻和达到想去的地方。”
  笔记:现在大人教训小孩子,训完问:“服了吗?”小孩心里不服,为了不受教训,斜着眼睛回答:“服了”!在政治上,孔子不重政刑,推之德礼,强调就是“心悦诚服”。小孩子嘴上说服了,其实心里不服,怎么办啊?
  2.4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试译: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建立自我,四十岁不迷惑,五十岁知道命运无常,六十岁接受各种评价,七十岁随心所欲,不违反礼制规矩。”
  笔记:这章是千古名言,我觉得这是孔子一生写照,没太多深意。但,素来解释甚多,像我这个水平,谈出来恐贻笑大方。偷懒做法,是我最认可的几句话。《论语今读》“孔子描述个体在不同阶段的成熟状态。”《论语新解》“自志学而立而不惑,皆下学。自此以往,则上达矣。知天命故不怨天,耳顺故不尤人。此心直上达天德,故能从心所欲不踰矩,而知我者惟天。知命耳顺,固非学者所易企,而不怨不尤,则为学者所当勉。行远自迩,登高自卑,千里之行,起于足下,学者就所能为而勉为之,亦无患乎圣学之难窥矣。”《红楼梦》“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2.5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
  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试译:孟懿子如何算孝。孔子说:“不要违背。”
  樊迟为孔子赶车,孔子告诉他:“孟懿子问我什么是孝,我回答‘不要违背。’”樊迟问:“怎么说啊?”孔子说:“活着,以礼侍奉;去世了,以礼安葬,以礼祭祀。”
  笔记:《论语集注》“是时三家僭礼,故夫子以是警之,然语意浑然,又若不专为三家发者……。”孔子常常这么做:同样的问题,不同人提问答案不一样,是有所指,却不违背他的礼制精神,点题德行之重要性。关于孝,前面我们说过,这里依旧存在,抛开历史背景,一句“无违”足以见其死守礼制之迂。(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