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共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委员会
总第3592期
 
关于威宁每日新闻
  • 出版时间:每周一、二、三、四、五
  • 投稿邮箱:wnbxw@163.com
  • 联系电话:0857-6222668
  • 地  址:贵州省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海边街道养生基地一号楼五楼
麻乍镇得营村
新闻作者:彭凯 祖海雪  发布时间: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乡愁印迹 · 村史村事)


 

苗绣


  光阴微澜,初冬峭寒。11月下旬的乌蒙群山深处,薄雾飘扬,细雨淋漓,虽寒意初上,但依然可见青山巍峨,层林尽染,风景如画。
  富饶壮美的乌蒙大地,孕育出了多彩绚烂的民族风情,各民族与民间文化相互辉映,同生共存。而这其中,威宁自治县麻乍镇得营村亦是如此。
  得营村位于威宁自治县麻乍镇西南部,距县城70公里,距镇政府所在地21公里,平均海拔1800米,年平均气温11.9℃,无霜期120天,年降水量981毫米。全村总面积1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572.39亩,林地面积16331.34亩。
  得营村下辖7个村民小组,共619户2239人,世居有汉族、苗族、彝族、布依族(其中:少数民族368户1300人,占58%)。境内无矿产资源,村民经济收入主要以种植玉米、马铃薯、烤烟、中药材与养殖猪、牛、羊等为主,近年外出务工收入占比逐步增加。
 
村名由来
 
  得营村,史称“得股路”。据传,此地原是山涧密林的峡谷,荒无人烟,遍布兽迹狼嚎。明朝洪武年间,有彝族浦姓一家与苗族张姓一家迁移至此居住。因人少,山间只有一条小路进出,有邻村村民从此地经过,回去后家人问及路过何处,该村民回答:“不知道叫什么地名,那里就得有(贵州方言:只有)一股路。”
  此言一出,经年传说,此地地名便简化而成“得股路”。而后由于口音变故,呼法变音,又被称呼为“得咕噜”。
  至1952年,当地进行土地改革,村民认为“得咕噜”这个地名不明就里,发音不明,便请外来的土地改革工作队另取地名。土改工作队队长说:“这里北边不远,有个地名叫‘得书(输)’,那咱们这里对应的就叫‘得赢’!”此言一出,村民当即拍手叫好,但又有村民建议,“赢”字笔画太多,很难写,于是便把“赢”字改为笔画简单的“营”字,得营村便由此得名。
 
民族风情
 
  得营村是一个多民族聚居村落,勤劳朴实的各族儿女在大山深处世代繁衍,耕耘不息,创造了丰富深厚的民族文化,其中以苗族祭祀文化、苗语文化、苗绣工艺最为绚丽多姿。
  得营村世居苗族属于大花苗支系,至今保留有“祭树”的祭祀习俗。每年农历三月初三,当地苗族群众身穿节日盛装,准备牛、羊、鸡等牲畜祭品,在“资摩”的带领下,祭拜树神,以求风调雨顺。在得营村五组,就有一棵需四五人合围才能抱拢的大树,被视为神树,祭祀活动也在此处进行。据说,当地群众在经过神树周边时,不得口出污言秽语,不得放牧牲口,不得随意丢弃垃圾,讳莫如深。
  相传,古时苗家先祖来到大山深处避祸,但山林中野兽横行,难以生存,幸而得“树神”庇佑,山中猛兽不敢靠近神树周边,于是苗家先祖便在神树高处搭建住所,繁衍生存。传至今日,便形成了浓厚的自然崇拜信仰。
 
文化教育
 
  世居得营村的各族群众尤其重视文化教育事业。这一点,从得营村退休教师张金芳老人的讲述中可见一斑。
  张金芳,1944年出生,苗族,毕业于原威宁民族师范学校,1965年回到得营村小学任教11年后,调到麻乍镇教辅站工作至退休。
  据老人讲述,当地群众重视文化教育的观念,源自两个真实故事。
  故事一: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反动派假借抗日名义大量扩军,对云贵交界处的百姓实行“三丁抽一、五丁抽二”的强迫性征兵政策。上级官府向下级官府要兵,下级便采取欺诈手段捉拿男丁交兵。
  当时的得营村村民都不识字。一次,当地军阀头目叫来一名青年,以送信为名,让他把信送到上级官府,青年不知是诈,信送到时官员一看信中所写:“来人就是壮丁”,当即一声令下就把青年捆绑起来上交国民党部队。战争年代,从此这位青年便杳无音信了。
  如果这位青年识字,就不会成为国民党的“炮灰”。
  故事二:同样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因得营村地处云贵交界处,当地青年多为滇军出战。
  在与日寇对战过程中,日军截获破译了我军电报,致使滇军多次失利。于是滇军广泛招募云贵交界处的苗族士兵,并把懂苗文的苗族士兵调到军情部,凡重要军情采用苗文发送,日军破译不出,滇军反败为胜,苗族士兵也因此立下战功。
  得营村的教育史,最早可追溯到1938年一名何姓的教书先生在现今得营村四组开办的私塾。
  解放初期,当时的威宁自治区在每个乡镇只建立了一所公办小学,得营村所属的得磨乡人民政府,便是使用得营村闲置的两间财务用房开办了得磨小学,随后在1954年至1963年期间几易地址。
  1963年,为把学校搬回到村子里,当时的得营村村委会把村办公房让给得磨小学暂作教学用房,并号召人民群众,不要国家一分钱,投工投劳,新建了一所土木结构的教学用房,共有4个教室、4个教师宿舍。这一举措使后来的得营村群众更早享受到了教育普及。
  据张金芳老人统计,发展至今,得营村共有本科生86人、专科生110人、高中生180人、中专生160人,合计486人。村民的文化普及程度在周边村落当中属上等水平。
 
得营,得赢!
 
  风吹浅冬里,人念岁月间。从相传最早有人搬迁至此的明朝洪武年间算起,这个隐秘在乌蒙大山深处的民族村寨已经历了600余年的光阴岁月。冬日寒风呼啸而过,吹动着山间葱郁的古树沙沙作响,仿佛诉说着已逝的沧桑,也吹响了得营村振兴发展的号角。
  如今的得营村,已经不再是那个隐匿山中、默默无闻的小村落。全村各族儿女正同心协力,振奋精神,以山地特色产业发展为依托,实现了产业丰裕,群众富足。
  2024年,得营村全村种植有玉米2913亩、马铃薯 964亩,发展特色产业包括烤烟300亩、中药材172亩、魔芋272亩、辣椒60亩。
  今年5月21日,威宁自治县麻乍镇得营村富民农业合作社正式成立,标志着香港小母牛贵州省威宁自治县乡村综合可持续发展项目就此在得营村落地实施。该项目总投资1600余万元人民币(其中地方政府配套470万元、香港小母牛基金会投入1100余万元),组建综合型合作社周期为2024年3月至2028年2月,计划投入700万元在麻乍镇得营、得坪、新水、双河等4个村(社区)培育综合服务型合作社,辐射带动1400户村民发展种养循环农业产业,帮助700户农户用于母牛繁育。
  麻乍镇得营村驻村第一书记崔江说:“正如我们村名一样,得营‘得赢’!目前,全村各族人民正同心协力,振奋精神,以中药材种植、养殖等特色产业为依托,以提高整体经济  效益为着力点,加快发展步伐。2023年,全村人均年收入为13800元。如今的得营村不仅实现了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更带动了民族文化的繁荣传承和人居环境的改善,让乡村振兴走上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真正惠及各族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