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天,我都试着回到自己的家,聆听窗外雨声。不为桌子上的一个桃子打动。它饱满红润,给我的津液以甜蜜的想象。也不被一面镜子所牵引,镜中的旧时光就让它们过去吧。我模仿一个不说话的苹果,还有书桌上安静的墨水和书卷。而立之后,我想保持着这种状态,不管光线从哪个地方进来,我都会安抚内心里的那匹野马,像卡尔维诺一样相信缓慢,平和,细水长流的力量,踏实,冷静。
推开窗,我交出自己的手臂,任由檐滴濯洗疲惫的心和日渐嶙峋的思念,任由汩汩清凉顺着掌心舒缓自如地蔓延。恰如张晓风所说,触觉之美如闻高士说法,凉意沦肌浃髓而来。古人形容喻道之透辟,谓一时如天女散花。天女散花是由上而下,轻轻散落——花瓣触人,没有重量,只有感觉。但人生某些体悟是由下而上,仿佛有仙云来轻轻相托,令人飘然升浮。檐滴便有此功。一把把清簟可以把人沉淀下来,静下来,像空气中热腾腾的水雾凝结在碧沁沁的一茎草尖而终于成为露珠,让我相信,神要我洁净,神要我拂尽内心的灰尘。
檐滴自带恩泽,用虔诚的目光,在草木的正反两面,写下祝词,托鸟声投递到一个与我血肉相连的地址——故乡。
我的童年是在故乡度过的,那是任河支流边一处石板瓦覆盖的村落,弯弯曲曲的青石小径穿行村中,偶有穿着蓑衣的老农慢悠悠地走过。有雨的时候,淅淅沥沥的雨落在黑黛青色的石板瓦上,发出清脆的“滴嗒”声,像古戏台上琴手拉出的《牡丹亭》,声清音脆,韵味悠长。
不能出去野的雨天,我就拉个小凳子,两肘支在膝盖上,两手撑在下巴上,看房檐滴水。急骤的雨一碰上石板瓦,便开了花,屋顶白雾一片,眨眼间,雨水汇聚在一起,顺着瓦片向下奔流,一到檐口,形成了一股水柱,奋不顾身地向檐下跃去。连雨过后,瓦片之上,又是白云苍狗,浮光悠然。潮湿的小瓦又在天光云影下慢慢变干,石板瓦上的青苔旧绿又添新痕。端一把掉了漆的木椅,翻毛了边的线装书,像小瓦那样一页一页,看得颈酸胀了,透过瓦片望天,然后又默不作声低头看下去。瓦下的屋内,上演着人世间最平实祥宁的日常生活。余光中鳞鳞千瓣的瓦下,在雨天鼓琴、咏诗、下棋、品茗,是一种安慰。站在海峡彼岸,在冷雨中寻望海峡这边的瓦顶,雨落瓦上,原来不止是闲情,更是乡音。离开有瓦遮蔽的老屋,再远,再久,某个落雨的夜晚,某个晴好的佳节,在心底张望故乡,记忆的黑白底片上,清晰的依旧是一道道旧得发白的瓦楞……
那段从未被怠慢的光阴成为了故乡的遗传,随我一路漂泊向远方,草越来越明亮,茅草的尖刺寂静而尖锐扎进我的手心,是理所当然的一件往事,应该有一声鸟鸣没有变样。乡村闲着,等我来复述,唧唧的鸟语刚刚孵化,手一握,掌中都是沟壑。
与檐滴为邻的中年,变得缓慢而丰饶。露台,凉亭,栏杆,覆瓦的屋顶和矮墙,弥漫着一种古旧的苍凉,使一些本来习常的事物——普洱茶,古籍,或者手上小小的瓷杯,获得了玄妙的时间气质;茶香,用它倔强的脾气,把我救赎,不断醒悟,不断塑造;一撮撮好词,劈断忧伤,更有抽刀断水的决绝。
我把自己关进城市,关在浮泛的文字里,关在漫漶无稽的关系网里,企图顺应庸常生活施加的追迫。然而,那些影影绰绰的嘈杂,悖谬而荒蛮,令我难以辨认,它们究竟是归宿,还是一片海市蜃楼?我们内心最后的柔软,就这样被驱赶殆尽了,不是被那种酷烈所虐杀,而是被几乎无所不在的经商般的智力所践踏。琉璃般光洁的外在,虽然图文并茂,呈示着纵横捭阖的虚张,但终究是脆的,一旦探入内里,就会发现难看的裂纹。越是粗朴本色的事物,越是包含着目不苟视的果决。它们的形成过程完全抛弃了虚华俗丽,剩余的,都是生死攸关的属性。那被生存所激发的悲喜本相,是多么酣畅淋漓、开宗明义。任何一种令人凝神的美,都无需刻意雕镂、巧饰,是我行我素间,内蕴的光华无可遏止辐射的结果。
我从雨后挣扎的闪光里盘算着,一如憔悴黯淡的眼睛,依然萌动着不甘窒息的欲念。黯淡的、鳞片般丛叠的瓦,是一种缓慢沉潜的物什,有着素面朝天的肃穆和吸储时光的质性,使人寓目会心,肃然难忘。闲愁袭来、眉头耸起愁色,石板瓦的沉默,染指我的诗句,时而悠闲,时而慌乱。恍若牵起父老们深山采石板瓦那些叮叮当当的声响,牵连起“瓦瓦相盾”的清癯的撞击声,牵连起大雨如注,在俯仰相承的青黛之上激起缭乱的雨花,碎瀑般泻落。
这个七月,雨水和阳光一样浓烈,铺天盖地。我两手空空,感恩般地坐在一个渐渐暗下去的黄昏,倾听满世界的檐滴。树木、草地、沙砾,故乡,干渴的一切,它们在雨中丰盈起来,饱满起来。这样的一场雨,不由分说,它还会打湿一些什么?惟一可以肯定的是,即使干渴,我也只取属于我的那一滴,因为那比一滴更多的,都使我敬畏,都使我感到自己的卑微和短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