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峥嵘岁月 赓续红色血
见习记者 张广为
见习记者 张广为
位于贵州西北乌蒙山区的威宁自治县,不仅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还是一片拥有深厚革命传统的红色热土。
在这片土地上,无数仁人志士用赤诚与生命铸就了气贯长虹的红色精神,孕育了融入血脉的红色基因。
历史如镜,映照我们前行的脚步。在飞速发展的时代,让我们一同放慢脚步,追溯那段红色历史。
雪山镇威宁游击团旧址。(李云侠 摄)
■ 红旗不倒 星火不息
雪山镇威宁游击团旧址。(李云侠 摄)
距离威宁自治县县城西北部36公里外的雪山镇灼乐多社区红旗三组,威宁游击团旧址便坐落于此。
再次踏上这片充满传奇色彩的土地,置身于威宁游击团旧址,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波澜壮阔的革命年代。
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以陆宗棠为代表的威宁籍有识之士在上级党组织的支持下,建立了威宁游击团。
从“星火初燃”到“星火燎原”,威宁游击团成立之后,轰轰烈烈地开展各项革命活动。
其中,威宁游击团在其控制的威宁西北部约半个县的范围内,摧毁了国民党政权机构,清剿武装匪霸,先后进行大小战斗30多次,歼灭土匪、地霸武装1000多人,缴获各种武器近千件,并在其控制区建立了中水、黑姑、四甫、云炉、观胜等乡人民政权。
与此同时,威宁游击团还深入宣传党的政策,组织群众、发动群众推翻反动统治,配合人民解放军阻击国民党溃军,积极保卫威昭公路干线的畅通和威宁西北半个县各族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翻阅历史,走过遗迹。目光所及,皆为红色印记;心中流淌,自是红色血液。
如今,漫步在威宁游击团旧址旁的小道上,每一处都散发着浓厚的革命气息,那山坡上一草一木,似乎讲述着那段浴血奋斗的革命故事。
■ 金色鱼钩 信仰之光
1946年王玉清任东北民主联军某团炮兵连连长时留影。(图源:微信公众号“中国军网”)
《金色的鱼钩》剧照。(沈光勇 摄)
■ 金色鱼钩 信仰之光
1946年王玉清任东北民主联军某团炮兵连连长时留影。(图源:微信公众号“中国军网”)
《金色的鱼钩》剧照。(沈光勇 摄)
在成长的记忆中,一篇题为《金色的鱼钩》的课文,让我们认识了红军在长征路上的艰辛和战友情。
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红军长征途中,一名炊事班长用缝衣针做成鱼钩钓鱼来给三个生病的小战士吃鱼肉,而自己只吃剩下的鱼骨头和草根,最后这名炊事班长倒在草地上的故事。
重温《金色的鱼钩》故事,那枚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仍闪烁着金色的光芒。
老红军王玉清是《金色的鱼钩》里老班长的原型。1921年,王玉清出生在威宁,父母都是本分的贫苦农民。迫于生计,1934年,王玉清一家人举家逃荒到黔西。14岁的王玉清在征得父亲同意后,毅然加入红军队伍。
从此,王玉清也开启了为革命不懈奋斗的光荣一生,后来还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等诸多生死考验,为党和人民奉献了一生。
王玉清曾获得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一枚枚泛着金光的奖章、勋章、纪念章,不仅见证着王玉清风雨如磐的革命路,也诠释着他在艰辛的革命路上写就的光辉业绩。
2023年6月23日,王玉清因病医治无效在福州逝世,享年102岁。
王清珍。(图源:微信公众号“毕节试验区”)
■ 巾帼英雄 战地守护
王清珍。(图源:微信公众号“毕节试验区”)
王清珍出生于1936年,15岁时在威宁参军,成为中国人民志愿军15军45师的一名卫生员,电影《上甘岭》中女卫生员王兰就是以她为原型。
1952年10月,上甘岭战役打响。王清珍与其他卫生员一道投入到紧张的战地救护工作中。最艰苦时,她一个人要照顾20多名伤病员。
指挥上甘岭战役的秦基伟将军曾在回忆录中写下这样一段话:“有一个女战士使我印象至深,她叫王清珍,只有17岁,她在五圣山后面的坑道病房护理二十多名重伤员......这个姑娘为了解除战友的痛苦,帮助伤员排尿,情操之高尚,令人肃然起敬。”
1953年3月,王清珍以出色的表现荣立二等功,被授予二级战士荣誉勋章。
1958年,王清珍复员回到北京一家医疗器械厂,成为一名普通工人。1961年,王清珍响应军队号召,再次入伍,一直在部队从事卫生工作,并于1962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退休后,王清珍参加了“老战士革命传统报告团”,传颂“上甘岭”精神。她还经常义务为困难群众治疗病痛,乐善好施,扶贫济困。
2021年11月,王清珍被退役军人事务部、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评为“先进军休干部”。
海拉中学学生围坐在王发坤遗孀李金花老人身旁,和她一起话家常,聆听红色故事。(苏远粉 熊秋云 摄)
王发坤烈士生前照。(资料图)
■ 烽火记忆 血铸丰碑
海拉中学学生围坐在王发坤遗孀李金花老人身旁,和她一起话家常,聆听红色故事。(苏远粉 熊秋云 摄)
王发坤烈士生前照。(资料图)
1946年9月,王发坤出生于威宁自治县海拉镇,22岁时参军入伍,同年入党,服役于十三军39师115团二营炮连。
1978年4月,就在王发坤即将脱下军装的时刻,中越边境烽烟骤起,部队转入战备。
当时,王发坤毅然决然放弃了已经联系好的工作,重新换上军装,恢复原职,手握钢枪,义无反顾地奔赴前线。
王发坤带领战士们在边境浴血奋战。在一次战斗中,敌人发现阻止不了我军前进的势头,发起了新一轮更猛烈的攻击,呼啸的炮弹在空中织成密集的网,一颗炮弹落到王发坤身边。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王发坤用尽全身力气,将新兵罗顺良猛然推开。震耳欲聋的爆炸过后,被推到土坎下的罗顺良安然无恙,王发坤浑身是血,永远闭上了眼睛。
王发坤在参战前留下遗言,如果自己在战场上牺牲,他的抚恤金用来偿还家里的债务,并一再嘱咐年轻的妻子一定要改嫁,他说自己没有什么给妻子的,就把他的军大衣作为妻子的嫁妆,送给妻子未来的丈夫。
这些感人的事迹,被著名作家李存葆写成了电影剧本《高山下的花环》,以王发坤的事迹为原型,成功塑造了“梁三喜”这个电影中的英雄人物。
鲜血浇灌的红色土壤,汗水流淌的乌蒙大地。无论是革命时期、建设时期还是改革开放时期,在6298平方公里的威宁大地上,一直都上演着敢为人先、奋斗不息的历史画面。
在威宁这片充满红色基因的沃土上,蕴藏着无数感人至深、鼓舞人心的革命故事和英雄故事,这些故事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精神的传承。
当翻开泛黄的卷宗,追寻远去的硝烟时,那些赤胆忠心、无畏生死的英雄形象又鲜活地出现在我们眼前。不论时光如何流转,这些红色故事里的真情大义、家国情怀始终是威宁各族群众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