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共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委员会
总第3579期
 
关于威宁每日新闻
  • 出版时间:每周一、二、三、四、五
  • 投稿邮箱:wnbxw@163.com
  • 联系电话:0857-6226798
  • 地  址:贵州省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县委政府行政办公中心B区六楼
施绍鹏: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
新闻作者: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汪韵  发布时间: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 高原兵)

施绍鹏: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


 
  施绍鹏,一个来自威宁自治县小海镇营丰村的农家少年,他以坚韧不拔的意志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在雪域高原书写着属于他的军旅传奇。从军12年,他将青春热血献给国防事业,退役后,他依然在新的战场上发光发热,服务群众和地方建设发展,在他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有志青年投身军营、参军报国。
 
只为一个军旅梦
 
  威宁高原兵施绍鹏的军旅梦,还得从他的外公说起。
  施绍鹏的外公是一名抗美援朝老兵,因为从小常住在外公家,所以外公给施绍鹏讲了很多当兵时的经历和故事。“外公闲着的时候就带我进行一些训练,比如站军姿、齐步走、敬军礼等等,另外,外公还教我一些防身术,这些训练都让我很感兴趣。”说起儿时故事,施绍鹏依旧对外公的引导心怀感激。
  看着施绍鹏对训练如此感兴趣,外公充满期待地说:“你长大后一定要当一名军人。”就这样,一颗当兵的种子就悄悄在施绍鹏的心里种下了。
  2005年秋天,原本在广东打工的施绍鹏接到父亲的电话,说看到了征兵的通知,问他要不要回老家报名。电话那头的他激动极了:“爸,我马上买车票,坐火车回来。”在返程途中,施绍鹏的脑子里都是自己穿上军装的样子。回到家后,在父亲的陪同下,施绍鹏立刻去镇武装部报名。
  终于,他在2005年11月穿上了军装,从此开启了他人生最为绚烂的篇章,施绍鹏仍然对穿上军装时的样子记忆犹新:腰杆挺直,胸前大红花随风摇动,那时,他的心里满是对军旅生活的憧憬。
 
逐梦雪域高原
 
  对于施绍鹏来说,西藏是一片神秘的土地,也是他人生旅途中不可或缺的磨砺场,是常常在午夜梦回时会闯入梦境的远方。在那里,他经历了从青涩到成熟的蜕变,学会了在艰苦环境中坚持与奋斗,体会到了责任与担当的意义,那一段时光为他一生添上了最绚丽的色彩。
  如今,施绍鹏依然记得在雪域高原上那些摸爬滚打的日子。在进行战术训练时,他们经历了长时间的匍匐前进,刚开始,觉得手臂和膝盖火辣辣的,但是作为军人,流血流汗不流泪,在任务完成之前,他们都不能去顾及膝盖和手臂上的疼痛。直到晚上回到营区休息时,才发现鲜血已经将衣服和裤子凝固在身体上,无法脱下来,他们只能打来热水,互相帮忙把凝固的鲜血慢慢融化,然后再把衣服和裤子褪下来。每一次拉扯,伤口都连着心一起痛,明明很疼,大家却依然面不改色,咬牙坚持着。
  那些训练的辛苦从施绍鹏口里说出来是那么云淡风轻,可是那些结痂的伤疤,都是过往筑梦的勋章。2006年在西藏参加部队组织的军事演习时,他们需要在炮火覆盖后,从山脚冲到山顶,将红旗插在山顶才算完成任务。训练区域海拔4500米左右,氧气稀薄,施绍鹏和战友们才往前冲了几米远,就有一种肺要炸裂的感觉,呼吸困难,难受极了,他们忍受着恶劣的环境对身体的冲击与压迫,冲一段就趴下缓一缓,这样重复了20余次,他们才到达山顶。
  说起训练的辛苦,施绍鹏说:“很累,但是放弃的念头却从来没有过。”退役数年,如今的他依旧葆有军人本色,始终牢记作为军人的使命与担当,他说:“从穿上军装那一刻开始,我就肩负起了卫国戍边的责任,我必须练就过硬的身体素质和过硬的军事本领。”
  在部队的那些日子,除了艰苦的训练,施绍鹏还数次参与执行急难险重任务。他依然记得某次执行任务前写下“绝笔书”时内心的情感,他深深地明白,数年的训练,如今都要派上用场了,好男儿,一定要到祖国需要的地方。但是,想起远在千里之外的双亲,内心多了一些愧疚。在那封信里,他除了写下自己执行命令的决绝,写下了作为军人对国家的责任与担当,写下了身穿军装的他此时内心的自豪,也写下了对父母的不舍与惦念。
  从训练到执行任务,施绍鹏体会到了外公故事里说过的那些紧张的瞬间和能够守护群众的自豪,也领悟到军人的职责与担当,以及军人坚如磐石的信念。在任务圆满完成后,当看到群众充满感激的双眼时,施绍鹏和战士们的内心充满了自豪感。
  在部队这些年,施绍鹏担任过副班长、班长、区队长等职务,2008年因带领全班执行任务表现突出,荣获三等功一次,2015年因执行重大军事行动表现突出,荣获三等功一次;先后获得六次嘉奖,二次优秀士兵,一次优秀士官,一次“爱军精武标兵”。奖章依旧闪耀,荣誉早已淹没在时光的深海,而军人的责任与担当会一直在。
 
退役不褪色,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
 
  2018年,施绍鹏光荣退伍,结束了他12年的军旅生涯。
  退伍后,施绍鹏依然铭记军人职责,铭记部队的教育,服从安排,勇挑重担,他无论是基层工作,还是民兵训练、学生军训,或者新兵国防教育工作,他都全身心投入,坚决完成任务。施绍鹏说:“是部队的教育和栽培,我才能有这一身本事。虽然退役了,但我永远是军人,无论在哪里,无论做什么,都坚决完成任务,作为军人,就要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
  在施绍鹏看来,即使基层工作并不像想象的那么容易,但是和部队里紧张而艰苦的训练比起来,退役后的生活显得平淡了很多。除工作外,?他经常参加各种公益活动,?用自己的方式,尽力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同时,?他也时常向身边的人讲述他在西藏的军旅生涯,?希望大家能从他的故事中感受到军人的坚韧与勇毅,也感受军人的荣光,鼓励适龄青年踊跃报名参军。
  2016年退役的施绍尊是施绍鹏的弟弟。在部队服役期间,施绍尊荣立三等功一次,荣获嘉奖多次。他说:“我之所以去当兵,是受了哥哥的影响,小时候,我一直特别喜欢哥哥的军装,想像哥哥一样穿上帅气的军装,那时我总认为,只有经过部队培养的人,才能成为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今年刚入伍的谢雕说:“小时候每次看到施绍鹏回来,都精神抖擞的,就像课本上写的那样‘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真的特别帅气。从小,我的梦想便是长大后入伍参军,现在,我终于如愿成为一名军人,感到很骄傲,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将会刻苦训练,成长为一名优秀的高原兵。”
  在施绍鹏所居住的小海镇营丰村二组,先后共有25人参军报国,获个人二等功1次,个人三等功5人次,集体三等功2人次,先后荣获各类表彰、优秀、嘉奖等共82人次。
  在施绍鹏的宣传与动员下,村子里的青年入伍意愿高。
  施绍鹏是众多投身于乡村发展的退役军人缩影,他们永葆军人本色,勇担重任,为家乡的发展注入了“先锋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