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燕正在上课(杜雍 摄)
“2020年以来,全县共争取中央专项及省级补助教育项目资金17.7亿元,实施教育项目1218个,全县各级各类教育得到均衡、协调、高质量发展……”9月22日,威宁自治县副县长赵诗惠在全县教育高质量发展大会上说。
近年来,威宁自治县委、自治县人民政府紧紧围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工作目标,把教育高质量发展作为促进教育公平、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来抓,全县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条件、师资队伍、教学设施、教育质量等方面均取得明显成效。
建立教育“发展共同体”:强校带弱校、城区带农村
今年教师节前夕,教育部公布2024年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拟表彰对象名单,来自威宁自治县牛棚镇牛棚小学的教师王海燕荣获全国优秀教师称号。
从2001年毕业工作至今,王海燕在三尺讲台坚守23年,她被孩子们亲切地称为“老师妈妈”。
王海燕是威宁教育快速发展的见证者和亲历者。23年来,她所在的学校从盖瓦片的土坯房变成漂亮的教学楼,一届届学生从大山深处走向全国各地,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才。
由于教学成绩突出,2018年王海燕被评为贵州省乡村名师并成立乡村名师工作室,为工作室成员、学员及全县教师搭建了一个交流互鉴、教学相长的平台。目前,王海燕名师工作室共引领和培养省级乡村名师工作室主持人2人、省级骨干教师2人、市级骨干教师8人……
王海燕的经历是威宁教育快速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威宁坚持“质量强校”办学理念不动摇,把工作重点放在提高质量、办出特色、争创品牌上,着力打造特色示范学校,建立教育“发展共同体”,成立办学联盟,形成“强校带弱校、城区带农村”整体格局。
集团化办学模式: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初秋时节,走进威宁自治县旭光小学,书声琅琅、暖意融融。旭光小学的发展得益于威宁大力推行集团化办学模式。
2021年9月,威宁自治县教育局率先让威宁自治县第一小学与城郊旭光小学携手探索集团化办学的新路子,本着“资源共享、发展共赢”的原则,发挥“名校领衔、高效运作”的管理机制,两所学校实行管理互通、师资共享、教研一体、质量共进、文化共建等全方位融合发展。一套体系两校实行、一套班子两校统筹谋划,让两个校区的创造性和发展能力得到延伸,用优质教育资源带动教育均衡发展。
2023年威宁集团化办学以点带面全面铺开,以自治县直10所小学为核心分别组建10个教育集团,吸纳县城周边及部分边远乡镇学校为成员校。以乡镇中学、中心小学和部分村级强校为核心,每个乡镇成立1至2个教育集团,逐步形成集团化办学发展共同体,让优质教育遍地开花,不断缩小区域之间、城乡之间、校际之间的教育教学质量差距,满足乡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推动威宁教育高质量发展。
不仅如此,威宁大力巩固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成果,整合统一战线和东西部协作等资源力量,不断改善义务教育阶段办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让每一个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办人民满意度教育:促进教育公平、构建和谐社会
近年来,威宁自治县委、自治县人民政府在优化各类校点布局,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学校内涵发展上狠下功夫,在办学条件改善、师资队伍配备、教学设施完善、教育质量提升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推动全县各级各类学校教育均衡、协调、高质量发展。
——在教育优质资源扩增上取得新突破。着力加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2020年以来全县共争取中央专项及省级补助教育项目资金17.7亿元,实施教育项目1218个。着力提高教育资金执行率,始终坚持优先保障教育发展资金,教育项目顺利推进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保障。
——在育人质量提升上取得新突破。全面充实师资力量,2023以来招聘特岗教师796名,面向县外在职在编教师考调150名,事业单位招考教师139名。大力强化教师培训,全县已培养省级名师、名校长等92名,市级名师、名校长等363名,县级名师、名校长等1927名。2024年积极推进国培计划、省培计划等培训,完成教师培训共1万余人次;完成番禺区教育帮扶名师进课堂线上培训8场,累计培训2万余人次。
——大力推进学前教育、特殊教育的普及、普惠发展。建立健全完善学前教育经费的投入机制,加大学前教育财政支持力度,落实政府投入为主、家庭合理分担、其他多渠道筹措经费机制,改善全县各类幼儿园办园条件,不断提升各类幼儿园在教育、培育、引导、拓展孩子全面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大力推进高中教育特色示范发展。抢抓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机遇,推动全县优质高中和薄弱高中结成校际联盟,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实施普通高中学校综合评价改革,建立健全普通高中教育教学质量激励机制,不断提升普通高中教育质量。
——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扩容提质发展。推动威宁自治县中等职业学校整体搬迁,进一步扩大办学规模。完善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及学生实习实训机制,创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支持威宁自治县中等职业学校设立威宁开放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