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条生产线
地处威宁自治县城南部32公里处的金斗镇,是远近闻名的“小麦之乡”,而该镇黑坭村群众用自家种的小麦磨面制成的“金斗面条”,更是香飘四方、名扬在外。
初秋时节,沿着蜿蜒盘旋的通村公路来到黑坭村,秋风裹挟着浓郁的麦香味扑面而来。寻香而行,就在村委会一旁,贵州省威宁县金斗镇黑坭顺为面条厂新建的厂房内机械轰鸣,一粒粒金黄的小麦顺着生产线,完成从原材料到面粉、面条的华丽转身。分割、称重、定位、晾晒、包装……工人们默契配合间,一包包“金斗面条”逐一打包装箱,等待发往各地。
“金斗镇做面条的产业基础好,又有当地政府的大力帮扶,新办的这个面条厂,一定错不了。”望着厂房内千丝万缕的面条,顺为面条厂负责人李章勇一脸自信。
据李章勇介绍,顺为面条厂,今年6月刚建成投产,所生产的面条,采用全小麦制作工艺,使用的都是威宁本地种植的高原小麦,纯天然无添加。面条品质上乘,口感醇厚,营养丰富,再加上“金斗面条”的久负盛名,一上市便引来周边城市消费者热烈追捧。
与记者交谈之间,有不少当地的村民前来销售自家今年新收的小麦,李章勇一边查看麦粒品质,一边滔滔不绝地介绍起面条的产量:“传统金斗面条的制作工艺,100斤上好的本地小麦只能做75到80斤面条,厂里现在日产量可达1吨左右,原料在威宁本地收购,产品主要销往贵阳、毕节、六盘水等周边城市,市场反响非常好,还有不少云南的顾客专程慕名前来购买。”
从一粒小麦到一袋面粉,再到一把面条,每一次“变身”,都意味着产品附加值的跃升,意味着产业链的延伸。而这一把细长柔香的“金斗面”也串起当地特色产业发展的“致富链”。
面条厂的正对门,就是金斗镇黑坭村的村活动室。“黑坭村种植小麦、制作面条的传统由来已久,全村有1000余户村民种植小麦,种植面积超3000亩。”该村党支部副书记陈坤介绍说。
近年来,金斗镇认真贯彻自治县委、县政府“产业强县”战略,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不断延伸、壮大产业链,由政府招标引进的面条生产厂应运而生。
品牌打造、示范引领、加工增值;建立行业标准、注册商标品牌、提升农产品附加值。不仅让当地村民种植的小麦有了销路,提升了群众的种植积极性,同时也吸引了不少外出务工的群众返乡就业创业,让当地群众真正在小麦产业中受益,一举多得。
深山藏美味,高原物丰饶。一把“金斗面条”看似简单,但它从田间开启的旅程,正是威宁自治县大力推行“产业强县”战略建设的一个生动缩影。从一粒麦子、到一撮麦面、再到根根独具地方风味的荞麦面条,正顺着产业链条的不断延升,源源不断输送到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地,为乡村振兴事业注入了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