务工群众在分拣西红柿
分拣好的西红柿
本报讯(记者 沈光勇 见习记者 李玉琴) 百草坪上,乌江之始,一水东南,东风居首。东风镇地处贵州屋脊东南部,属千里乌江源头上游,河谷气候明显。
近年来,随着产业结构越调越优,设施农业布局完善,该镇“河谷经济”得以彰显,农业发展方式得到转变,“种产销”环节趋于成熟,乡村振兴跑出了“加速度”。
7月16日,东风镇鲁章社区鲁章河畔的大棚蔬菜基地,在高温高湿的河谷地带泛着银色光芒,大棚里,成熟的西红柿硕果缀枝,露出喜庆的“丰收红”。
杨花先来自六盘水市钟山区大湾镇海开村,是基地聘请的田间管理技术员,大棚种植的好手。她告诉记者,自从基地建成以来,就一直在基地务工,平时负责栽种、管理、采收等工作,一天70块钱,一个有2500元左右的工资收入。“基地离家近,钱也挣到了,家也能照顾好。”
鲁章社区的大棚蔬菜基地共占地300余亩,有419个种植大棚,主要种植小瓜、茄子、西红柿、四季豆等优质农作物,一年可解决劳动就业1万余人次,每天吸纳劳动人数40人至80人不等,让周边村民实现了在家门口务工增收。
鲁章产业样板,只是东风镇发展农业产业的一个亮点。近年来,该镇党委政府立足全镇实际,充分利用好优良的气候资源、土地资源和交通优势,大力发展小瓜、茄子、西红柿、四季豆等大棚蔬菜种植,烤烟、大豆、魔芋等特色农业,玉米、马铃薯等传统产业,有效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东风镇副镇长赵迅说:“东风镇今年有种植大棚400余亩、种植烤烟2000亩,带动困难劳动力就业150余人。种植玉米3万余亩、马铃薯2万余亩、魔芋1000亩、豆类5000亩。东风镇将不断优化设施农业布局,完善农业设施,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农民持续增收。”
乡村要振兴,产业必先行。近年来,东风镇持续做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通过政策扶持、示范带动、科技助推等方式,大力发展特色高效农业,推进大棚种植规模化、标准化,持续助力乡村振兴。